文殊山石窟群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文殊山前后两山崖壁上。开凿于北凉、北魏时期。现存窟龛100余个,仅10余个可辨析。前山千佛洞为北魏后期支提窟,高3.64米,宽3.94米,深3.82米,方塔形中心柱直通窟顶,四面上两层各层开圆拱形大龛,上加宝珠形龛楣,每龛内塑一佛结跏趺坐,龛外两侧塑胁侍菩萨。窟内四壁及窟顶壁画保存完好,色彩艳丽,内容有伎乐飞天、千佛像、说法图及供养人画像等。千佛洞北100米处为万佛洞,窟形基本一致。窟内壁画绝大部分为西夏作品。北壁正中彩绘观音,四周绘千佛;东壁绘“弥勒经变”图,西壁绘大型经变故事画;东、西、北三壁下方绘佛本生连环故事画;窟内四壁转角处各绘一天王,身穿盔甲,雄武刚猛;窟顶中心柱四周绘立佛,中心柱四面龛外各绘八大弟子像。万佛洞壁画气势宏大,风格严谨而不失飘洒,不同物体的勾画采用不同的线描技法表现,是西夏壁画中的珍品。山上现存“大元重修文殊寺碑铭”一方,立于元泰宝三年1326年, 大理石质,正、背两面分别用汉文、回鹘文阴刻26行, 四周饰以花纹,刀法遒劲,工艺细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