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殊wén shū

(字)杨异,隋代人,累官刑部尚书。


文殊wén shū

(字)柳悦,南朝梁人,位中书郎。

文殊

文殊

佛教菩萨名。梵语音译“文殊师利”之略。义译为妙德、妙吉祥。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说法显灵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其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其塑像为顶结五,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座骑为狮子,表示智慧威猛。

☚ 趷蹬蹬   普贤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神佛諸界部 > 三乘 > 文殊
文殊  wénshū

梵語“文殊師利”的省稱。亦譯作“曼殊室利”,意譯爲妙德、妙吉祥等。菩薩名。佛經謂文殊三世皆爲佛:過去爲龍種上佛,又名大身佛,是過去佛燃燈的祖師;未來爲普見佛;現在此世界雖現菩薩之因位,然又爲北方四十二恒河沙刹外的常喜國的現在佛,號歡喜藏摩尼寳積如來。故文殊在菩薩中地位最高。文殊塑像常侍於釋迦佛之左,頭頂有五髻,象徵大日如來之五智,駕青獅,持寳劍,象徵智慧威猛銳利。唐代始將五臺山視爲文殊的道場。《文殊師利法寳藏陀羅尼經》:“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迹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爲諸衆生於中說法。”《廣弘明集》十五殷晉安《文殊像讚》:“文殊淵睿,式昭厥聲。”

文殊

文殊

梵音“文殊师利”的略称,唐言妙吉祥。与普贤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侍,合称“华严三圣”。今四川大足宝顶山有南宋时雕刻的华严三圣。有时也与普贤一起作释迦牟尼的胁侍,位于佛之左侧,主司智德。其形象特点是戴宝冠,半跏趺坐,骑狮子,也有不骑狮子而是坐或立者,手执法器。密宗文殊作童子相,头有五髻,金色严身,体著青衣,于狮子座中半跏趺坐,右足垂下,莲花承之,作说法相。藏密文殊形象变化式样则更多。

☚ 菩萨像   普贤 ☛
文殊

文殊

亦称“曼殊师利”。意为“妙德”、“妙吉祥”等。以智慧辩才,为大菩萨中第一,故尊号为“大智文殊”。居五台山(即清凉山,今属山西)弘法。形象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坐莲花宝座,骑狮子,象征智慧、辩才、锐利与威猛。传说曾与维摩居士谈问病况,借机弘法,充满玄理,故为魏晋名士所推崇,因而在南北朝时期,名士清客中流传着“文殊信仰”,后在隋唐时被“观音信仰”所取代。“观音三尊”中,文殊居于中央观音主尊之左,成为左胁侍。

☚ 四大菩萨   普贤 ☛

文殊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意译)的略称。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吉祥”。佛教菩萨名。释迦牟尼佛左胁侍。专司“智慧”。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山西五台山为其显灵说法道场。塑像多为身骑狮子,手持宝剑,表示智慧勇猛。

文殊wen shu

【佛教】Manjusri

文殊

Buddha of wisdo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