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院斛
亦称“文思斛”。宋、元标准量器。文思院是宋代国家制造标准度量衡器的机构。因由文思院制造, 故名。文思院斛主要用于粮食的计量。以一百合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民间所用私斛, 有以八十、九十或一百数十合为一斗的, 大小不一。为免胥吏轻重其手,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 令诸路转运使按文思院所颁斛斗之标准容量依式仿造, 付州县课税时使用。据计算, 文思院斛每升约等于600毫升弱, 即今市升十分之六弱。元代实行省斛, 文思院斛在江南依旧通行。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 崔或上奏说, 文思院斛口狭底广, 出入之间, 盈亏不甚相远,建议作为标准量器。元朝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 颁行宋文思院斛。自此以后, 文思院斛与省斛并为官方认可的标准量器, 通行于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