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徵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徵明1470—1559明书画家。初名壁(一作璧),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少时向吴宽学文,向李应祯学书法,向沈周学画。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相切磋,名声日著。正德末,年已五十四,以岁贡生应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他于官场甚不在意,连年请归。归后乞诗文书画者,络绎不绝。富贵人不易得其片纸隻字,尤不肯为王府、宦官作书画。诗文、书画均名重当时,而画尤为突出。擅画山水、花卉、兰竹、人物,师法宋元诸画家,笔下多江南湖山田园。早年细谨,中年较粗,晚年粗细兼备。小楷、隶书、行草皆精,取法智永、黄庭坚等。文笔遍天下,门生极多,称“吴门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大家”。著有《莆田集》。 文徵明(1470—1559)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初名壁,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停云、衡山居士等,世号衡山先生。文林次子,吴愈三女婿,夏 共1首 (词)明· 东风已到牡丹花。 锦蒸霞。 玉笼纱。 应是春韶、妆点贵人家。 去岁花时人在病,深负却,好铅华。 而今准拟醉琵琶。 鼓须挝。 酒须赊。 莫待风吹、委地作泥沙。 却笑东君杀风景,刚办得,一杯茶。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牡丹部 共1首 (词)明· 秀石倚空春照屋。 粉露团赪玉。 想见可怜人不到,经春,此意还谁属。 自怜不带看花福。 病与愁相续。 病起定何时,生怕春归,零落红栖绿。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牡丹部 共1首 (词)明· 暄风泛午,迟日酣春,万锦新濯。 传乐亭东,记得向来曾约。 正是春明堪醉也,等閒愁病刚蹉却。 漫多情,忆旧倚阑干,此时萧索。 空自有、怜春思致,赋玉才情,无处堪著。 怎及东君,时自对花吟酌。 檀板风流犹在念,锦堂佳丽还留诺。 待迟迟,却又怕,雨狂风恶。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花部 共1首 (词)明· 香暖透春肌,满眼新娇睡起迟。 燕子不来三月尽,依依,手撚残花玉一枝。 风袅鬓云垂,无限闲愁隐翠眉。 好梦不成春自去,相思,只有青团扇子知。 文徵明/格言 ☚ 三箴 文徵明 ☛ 文徵明 文徵明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书法家、画家。乡试屡失解,荐授翰林院待诏,三年辞归。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为明四大画家之一。名重当代,门生甚多。有《文徵明集》。 ☚ 文徵明 格言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别署衡山居士。南直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为人和而介,不喜与权贵交往。宁王朱宸濠用厚礼招聘,坚辞不就。明正德末年(1521)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嘉靖六年(1527)辞职归里。徵明曾就学于吴宽、李应祯、沈周,诗文书画皆工,尤擅山水。世称其画兼有赵孟頫、倪瓒、黄公望之长。门生颇多,称“吴门派”。与友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有《甫田集》、《青溪寇轨》、《书画见闻志》等。《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五首,套数四篇,内容多为题情闺怨,风格清丽委婉,淡雅自然。《明史》有传。 ☚ 王田 王磐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或作壁),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别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正德末、嘉靖初,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三年即辞归。筑玉磬书房,植两桐于庭,日徘徊啸咏其中。以清名长德主吴中风雅之盟者三十馀年,嘉靖三十八年卒。徵明为人温良恭俭,素负清名。《明史》卷二八七本传称其归田后“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并谓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以书画名世,工行草,尤精小楷;善山水,亦善花卉、兰竹、人物。从学者甚众,遂成“吴门画派”。兼擅诗文,有《甫田集》。《四库总目提要》称“徵明秉志雅洁,其画细润而萧洒,诗格亦如之”。亦能词,如《满江红》(拂拭残碑)直斥宋高宗杀害岳飞。《词苑萃编》誉为“激昂慷慨,自具论古只眼”。 ☚ 吴山 顾潜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幼不慧,稍长,聪颖异常,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学文于吴宽,皆有成。又与同郡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相切磋,号“吴中四才子”,名声益著,然科场不利,乡试屡挫。武宗正德(1506—1521)末,巡抚李充嗣荐之,会徵明亦以诸生岁贡诣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世宗嘉靖(1522—1566)间,参预修订《武宗实录》,侍经筵,后乞归。徵明为人淡于名利,不肯与权贵往来,曾却宁王宸濠之招聘。其诗书画皆有名于时,主持吴中文坛数十年,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得片纸。其诗以描写四时风景、咏物题画、诗酒酬赠之作为多。风格清新雅饬、秀丽细致,宛如其画。如:“绿树敷荫翠荇香,方舟十里下回塘。白鸥飞去青山暮,落日唱歌烟水长。”(《题画》)也有些作品表现其孤傲的个性,如:“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人樊笼。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感怀》)这正是他官场生活的实际感受。徵明工于律体,其七律学陆游,对偶多警句,如《煮茶》诗中名句“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松翠鬣香”。其他如:“人语不分尘似海,夜寒初重水生烟”(《月夜登阊门西阊桥》);“春风依旧吹芳杜,陈迹无多半夕阳”(《沧浪池上》);“凉风度竹风如雨,碎影摇窗月在松”(《冬夜》)等,也都流畅自然,细致工丽。其诗之病在于缺少社会内容,浅显柔弱,不耐涵咏。有《甫田集》三十五卷传世。另著有《图画见闻志》、《温州府君遗事》。《明史》卷二八七有传。其子文嘉撰有《先君行略》、王世贞为撰《文先生传》,黄佐为撰墓志。 ☚ 唐寅 王廷陈 ☛ 文徵明1470—1559名璧,字徵明,以字行,复字徵仲,号衡山居士、停云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书画家、文学家。“吴中四才子”之一。诗文书画俱工,而画尤著名,为吴门派重要代表。正德末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三年辞归。有《甫田集》三十五卷。 文徵明明代画家。1470年生,1559年去世。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擅山水,兼工人物、花卉。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1523~1526年在京任翰林院待诏。3年内3次提出辞职。1517年作《湘君湘夫人图》轴(100.8cm×35.6cm)。1518年作《惠山茶会图》卷(21.9cm×67cm)。1524年作《高人名园图》轴(69.7cm×48.1cm)。1530年作《东园图》卷(30.2cm×126.4cm)。1531年作《霜柯竹石图》轴(76.9cm×30.7cm)。1532年作《石湖清胜图》卷(23.3cm×67.2cm)。1533年作《花卉》册页,共8幅(每32.5cm×53.7cm)。1533~1535年作《仿米氏云山图》卷(24.8cm×60.2cm)。1534年作《品茶图》轴(136.1cm×26.8cm)。1542年作《兰亭修禊图》卷(24.2cm×60.1cm)。1543年作《兰竹》卷(26.8cm×730cm)。1544年作《江南春图》卷(24.3cm×77cm)。1544年作《石湖图》卷(30.3cm×156.2cm)。1548年作《绝壑鸣琴图》。1549年作《真赏斋图》、《古木寒泉图》轴(194.1cm×59.3cm)。1550年作《万壑争流图》轴(132.4cm×35.2cm)。1557年作《仿梅道人山水图》轴(83cm×29cm)。《溪桥策杖图》轴(95.8cm×48.7cm)。《溪亭客话图》轴(64.5cm×33.1cm)。《绿阴长话图》轴(131.8cm×32cm)。《临溪幽赏图》轴(127.3cm×50cm)。《秋花图》轴(135.7cm×50cm)。《浒溪草堂图》卷(26.7cm×142.5cm)。 文徵明 448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明代画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曾任翰林院待诏,三年辞归,潜心诗文书画,终其一生。文学修养笃深,书法尤精妙,文采儒雅,以气韵神采而独步一时。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山水师沈周,更出入董巨郭李,李唐、赵孟頫及元四家。遇古人妙迹,惟览其意,师心自旨。早年画风细谨缜密,多作青绿,犹得神韵;中年作水墨,行笔粗犷多气势;晚年粗细兼备趋于醇正。其作有水墨、青绿之分,故有“粗文”、“细文”之称。细笔秀丽柔密,粗笔苍劲郁茂。其影响与沈周齐驱方驾,共霸明代山水画坛。学者之众,与沈周同。文氏自徵始,累代善画,绵延至清而未已,约计可得20余人。以“文沈”并称而载画史。其画为海内所钦慕,以重金争求者接踵于道,然贵富之人,不易得其片楮,尤不与王府及中贵之人,甚至外国使臣亦求之不得。曰“此法所禁也”。而贫贱之交,则有求必应。存世画迹有《万壑争流图》、《古木苍烟图》(均藏南京博物院)、《二湘图》(藏故宫博物院)、《石湖清胜图》(藏上海博物院)等。著有《甫田集》。 ☚ 唐寅 陈淳 ☛ 文徵明1470—1559明代书法家。工楷、行书,兼擅隶书,尤精小楷,从李应祯学书,得力于智永,小楷师二王,精丽婉秀,行书取法苏轼、黄庭坚、米芾,“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参见“绘画·雕塑”中的“文徵明”。 甫田集 ☚ 才子文 甫田集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亦作璧),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微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徵明少不颖慧,稍长,聪敏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一起切磋文艺,时称“吴中四才子”。为人宽和而以操守自励,时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辞病不赴。54岁时,以岁贡生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3年后辞归乡里。卒后私谥贞献。徵明书画兼擅,而画尤胜,名重当代,学生甚多,以致形成“吴门画派”;后人把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亦工诗文。有《甫田集》。 ☚ 唐寅 王守仁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明朝书画家。初名壁(又作璧),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 (今江苏吴县) 人。以贡生诣都,曾任翰林待诏. 少时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又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相切磋,人称“吴中四才子”。工行、草书,体势流利秀劲,有智永笔意; 大字仿黄庭坚; 尤精小楷,论者谓不在虞、褚之下; 隶书法钟繇, 独步一世, 平生慕赵孟𫗲, 每事必师之。 擅画山水,师法宗元,多写江南湖山庭园和文人悠闲生活,构图平衡,笔墨苍润秀雅。画风早年细致清丽设色浅秀,有翩翩文雅之趣; 中年用笔粗放; 晚年粗细兼务,而得清润自然之致。亦善花卉、兰竹、人物。名重当代,学生很多,形成“吴门派”。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亦能诗,宗白居易、苏轼。流传作品《春深高树图》、《真赏斋图》、《山雨图》、《古木寒泉图》,有《甫田集》。 ☚ 文化深层结构 文献通考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明衡山人。著籍长洲 (今江苏吴县),为不忘故里,与父同号衡山。诗文俱佳,兼工书画,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等4人号称“吴中四子”。善画花卉人物,成为吴门派。诗学白居易、苏轼,人称清旷。宁王宸濠慕其名,以书币聘,徵明以病辞。武宗正德(1506~1521)末,以尚书李充嗣荐,入为翰林待诏,与修国史,侍经筵。不久辞官归故里,以书墨自娱。著《甫田集》传世。 ☚ 马援 王璘 ☛ 文徵明1470~1559Wen Zhengmingcalligrapher,painter,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Works: A Collection of Wen Zhengming,etc. 文徵明(明·成化六年——嘉靖三十八年 1470~1559) 長洲人。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號衡山,别署停雲生,居室曰玉磬山房、停雲館。拜翰林院待詔。及世宗立,預修 《武宗實録》。侍經筵三年余,辭歸,九十歲終,先後居鄉間八十余年。親文墨,工詩文,善繪事,能鐵筆,精書學,尤以書道卓出,不愧有明一世之鉅匠,獨步一時。卒謚貞獻先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