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峰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澄迈县马村镇文大村北,建于1633年(明崇祯六年),由村民筹款兴建。塔为石结构,四方形,共9层,高10.5米,宽4米。 ☚ 文笔塔 魁星塔 ☛ 文峰塔 文峰塔南山文峰塔始建于唐贞观元年间,重建于2000年(庚辰年)。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灭度后百年,阿育王(无忧王)以佛舍利起84000坐落塔以示尊崇,佛寺建塔之风遂开。南山文峰塔为七层六角楼阁式石塔,塔高24米,各层每面有小型佛龛,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共计42尊。塔底层地宫内珍藏从尼泊尔迎请的释迦牟尼佛舍利一粒。 ☚ 费县塔山森林公园 灵源观 ☛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市南郊、古运河畔,昔文峰寺内。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咸丰三年(1853)寺毁塔坏,仅存塔心。后由万寿寺住持寂山等募资修塔,恢复旧观。砖木结构,通高44.75米。石砌须弥座,塔身砖砌七层八面,每层有木构塔檐和平座栏杆,每面开一门。登上塔顶便有“云来衣一拂,天近首难搔”之感。塔前运河边有一唐天宝二年(743)石碑,上刻隶书“古运河”,左侧刻小字“唐天宝二年鉴真大和尚命弟子抵东河造船准备首次东渡”。鉴真和尚第二、四、六次东渡,即由此进入长江。清康熙、乾隆帝南巡,也曾经此。 ☚ 普哈丁墓园 茱萸湾 ☛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老城区东南隅。始建于宋。今塔系明代建筑。平面呈方形,砖砌,基层边宽6米余,最上层边宽3米,共九层,高28.5米。各层北面均开一拱形券门,最上层四面开门。民谣云:“洛阳有座文峰塔,离天只有一丈八。”登塔眺望,洛阳风光尽收眼底。塔之底层原奉祀文昌塑像,上层奉祀魁星塑像。 ☚ 明福王府 孔子入周问礼碑 ☛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市南部剑江西岸。原名文笔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五层木塔。清道光十九年(1839),甘肃按察使陶廷杰(都匀人)重修,改为七级六面实心石塔,高33米,底层径长9.5米。后几次修葺,1983年又维修。塔基以青石砌成,塔顶为钢质。塔身造型挺秀,矗立于江滨潭边,与龟山隔江相望。塔下有龙潭,为剑江江湾潴水而成,三面绕塔,潭水澄澈,波光塔影,景色如画。塔南有沙洲,为剑江江心孤屿,树木葱茏,景亦清美。现已辟为游览区,可观光、划船、游泳。 ☚ 11. 都匀市 张翀摩崖 ☛ 文峰塔 文峰塔耸立在巢湖姥山之巅。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由庐州知府严尔珪筹建,建成四层时,因农民起义而辍。清光绪四年(1878),李鸿章倡议续建三层。塔建成后并作《姥山塔碑记》。有民谣:“宝塔尖又尖,庐州出状元”之说。塔高43.5米,七层,八角,青砖砌成。塔身分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塔门有“云梯”石刻。每层均有文字图饰,塔壁有砖雕佛像802尊,题刻石匾25幅。有阶梯135级,盘旋登至塔顶,可远眺儿山风光,故此塔又名望儿塔。近年来,姥山又修建了望姑亭、望姥亭、虎山亭三座美观雅致的亭阁,与文峰塔交相辉映。 ☚ 金柱塔 万佛塔 ☛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汨罗市川山坪镇清泉村东。六角七级楼阁式砖塔。建于清代。塔高约21米,底层径约4米。 ☚ 城江城故城 生基山石刻 ☛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桂东县城关镇敖山村三台山顶。八角七级楼阁式石塔。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十七年 (1837) 重建。通高19.5米。第二至四层辟4券门,五层以上为实心。葫芦宝顶,石檐微翘。现已辟为三台山公园。 ☚ 城隍庙 勒石口 ☛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道县上关乡宝塔脚村南雁塔山。八角七级楼阁式砖石塔。始建于明天启年间。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 重修。1982年维修。通高32米。底层用方石砌筑,其余各层用青砖,顶置石相轮。每层辟券门。底层四面门额均楷书“文峰塔” 四字。 ☚ 川桥 晗辉岩 ☛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江永县粗石江镇清溪村西南。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 (1780)。通高24米。每层辟4券门。塔身分内外两层,中设踏步,可登塔顶。 ☚ 桃川所故城 龙虎关 ☛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会同县长寨乡小市村西。六角五级楼阁式砖塔。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 (1844)。通高15.47米,边长2.83米。内以通柱和木架支撑。底层东向辟拱门,各层均辟拱形窗。 ☚ 溪口城址 高椅民居群 ☛ 文峰塔 文峰塔又名文塔。俗称锥子塔。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八角七级楼阁式砖石塔。始建于清嘉庆五年(1801)。1969年被拆毁。2000年重建。塔通高22.56米,底径8米。外形似锥子,内呈烟筒形。塔内镌刻有唐诗宋词100余首。 ☚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武庙 ☛ 文峰塔 文峰塔又称宝塔。位于金乡县古寿河旁的星湖公园内。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高约49.3米,砖石结构,顶为铁质,呈葫芦状。共13层,1938年被日军炮火击毁5层,现存8层。 ☚ 文峰山 文殊般若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