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学遗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学遗产 文学遗产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和艺术理论著作的总称。文学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是把前人的文学遗产作为思想资料,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 ☚ 文学传统 民族形式 ☛ 文学遗产 448 文学遗产当代专门刊登古典文学研究成果的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1954年中国作协在《光明日报》开创《文学遗产》专刊,陈翔鹤主编; 1956年转由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1963年停刊,1964年复刊;1966年又停刊。1980年,《文学遗产》季刊出版,仍由文学所主办,余冠英主编。1982年,《光明日报》又恢复《文学遗产》专刊,由该报文艺部编辑,于是同名专刊与季刊并存,后专刊又停办。《光明日报》的专刊还编有《文学遗产》选集及增刊多本。目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主办的季刊《文学遗产》(一度曾为双月刊)是唯一集中发表古典文学研究成果的全国性刊物,多年来发表了大量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高度的评论及研究文章,为促进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与革新创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 人民文学 文学评论 ☛ 文学遗产 文学遗产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家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之中。人类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不但创造了人类灵巧的双手、发达的大脑、丰富的语言,而且还为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创作“范本”。而文学遗产是指世界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著作等,它是后世文学赖以继承的文学思想宝库。这些文学遗产的情况十分复杂,有的曾在历史上产生过十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积极意义,而有的虽然在当时有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积极作用越来越小,以至消失。我们应本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方法,科学地认识和对待世界文学遗产,从中去粗取精,继承和借鉴其中有益的东西,以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对待文学遗产,摆正批判、继承、革新、创造之间的关系,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学事业。 ☚ 文学传统 文学思潮 ☛ 文学遗产本国和外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批评著作的总称。 文学遗产wen xue yi chanliterary heritage 文学遗产literary heritag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