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社会学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社会学会 【释文】: 是由中国社会学学者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先后有两个中国社会学会。一个是1922年,余天休博士在北京发起成立的中国社会学会,会员很少,主要活动是出版《社会学杂志》(双月刊),至30年代初,学会自行解散。 另一个是现在的中国社会学会。 1979年3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主持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决定成立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推选费孝通为会长。 1982年5月,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在武汉召开年会,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易名为中国社会学会,费孝通继续当选为会长。1990年8月,中国社会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三届理事会,推选费孝通、雷洁琼为名誉会长,袁方为会长,王辉、陆学艺、吴铎、何肇发、郑杭生为副会长。 1991年11月,学会经民政部审核注册登记,由民政部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确认中国社会学会为学术团体。 学会成立后,就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宗旨。 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联系我国实际,大力开展社会学研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任务是组织协调各团体会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推动和协助有关部门、团体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发现培养人才,普及社会学知识,出版书刊,交流学术资料,积极组织和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围绕其任务和宗旨,学会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有: 从1980年至1982年,学会每年都举行社会学方面不同形式的辅导班。1980年4月和11月,上海大学和南开大学先后成立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专业,社会学理论重新进入大学讲台。至1995年6月,全国已有16所大学建立了社会学系或社会学研究室; 学术自创立之日起,就注意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1989年2月,学会第三届理事会议定与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等单位和部门联合举办社会学学术座谈会,到1995年底,已召开30多次。 1990年8月学术第三届第一次理事会议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每次年会定一个题目,进行学术交流。”自此以后,学术年会如期召开,如1991年以“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天津年会、1992年以“当前社会变迁与小康社会研究”为主题的杭州年会、1993年以“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深圳年会、1994年以“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上海浦东年会、1995年,积极筹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亚洲社会学大会”,另外,学会还组织召开京津地区社会学会双月座谈会,就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它1995年12月,已累计出刊23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