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qiāodɑ❶用话语刺激、讽刺他人:我这人缺点很多,往后还得请您常~着点儿。 ❷管教,管束:他们俩一个是替叔教子,一个是代婶管儿,硬是把吴耀先给~过来了。(赵克《杏花村的故事》) 敲打qiāodɑ用话语刺激、讥讽、警告。〔例〕我再如此用话一敲打,一定要叫他自己说出这句报仇的话来才罢。(儿274)∣这种无情的攻击,已足教高第把眼睛哭肿,而妈妈又在一旁敲打着:“是呀,你要是体面点,有个人缘儿,能早嫁个人,也叫我省点心啊!”(文四64)∣张美茹就不只一次试探性地敲打过他们,而且常常在院子里挤兑周嫂:“九妹怎么长得和谁也不像呀!”(学85.1.5) 敲打qiao1 da3(动)用言语刺激:你咋个不自觉,总要别个~倒你才做事。 敲打tɕ‘iau55ta53qiao55da53用言语讥讽、刺激。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 “妹子,不必敲打我了。”《平山冷燕》第十一回: “待明日请他来,你我在席上慢慢敲打他。”《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我再如此用话一敲打,一定要叫他自己说出这句报仇的话来才罢。”民国二十五年《寿光县志》卷八《方言》: “冷语讥人曰敲打。” 敲打kiu53la31[k′iu la]同[敲]。 敲打五6897①动用言语刺激、讥讽。⑴东北官话。东北〖 〗。你拿这话~谁呢?‖得让人处就让人,你还~他干什么!⑵北京官话。北京〖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我再如此用话一~,一定要叫他自己说出这句报仇的话来才罢。」⑶冀鲁官话。山东寿光。1936年《寿光县志》:「冷语讥人曰~。」⑷中原官话。河南南阳。元李行道《灰兰记》第一折:「妹子,不必~我了。我也知道,多多亏了你也。」⑸晋语。山西榆次〖 〗。你不要~人。⑹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你咋个不自觉,总要别个~倒你才做事。②动管教。东北官话。东北〖 〗。赵克《杏花村的故事》:「他们俩一个是替叔教子,一个是代婶管儿,硬是把吴耀先给~过来了。」③动轻微训斥。北京官话。北京〖 〗。这孩子经常得~着点儿。④动敦促;提醒。⑴北京官话。北京〖 〗。我一再~着,他才干完了。⑵胶辽官话。辽宁大连〖 〗。⑤动口角;争执。冀鲁官话。河北。李克《地道战》:「王振海看他俩又~起来了,忙说:『丘子、德全才参加民兵不久…得携带着点,不要性急。』」   敲打qiāodǎ❶击打 △ ~锣鼓。 ❷比喻批评、提醒 △ 你得多~~我。 敲打qiao da;qiao de❶用武力、棍棒管教。如:这几天没~他,又到处闯祸去了。 ❷旁敲侧击,用言语敦促。如:谁也别借着这个事,没完没了地~我。/我一再~着,才算把这事干完。 ❸提醒,帮助。如:我们定个规矩,谁要是犯了老毛病就互相~~。 ❹轻微训斥。如:这孩子得经常~着点儿。 敲打(qiāo · dǎ)<动> ❶ 击打。 ❷ 比喻用言语刺激别人或批评提醒。“打”在这个词里作词根,体现它原本的语素意义,应读dǎ,不宜读轻声。 击打 击打敲(敲打;敲击;~拍;敲铿) 击(击拍;击考;击剥;击戛;扑击;考击;斫击;掊击) 扑 拍(拍打;抚拍;~岸) 打(打击;捶打;摔打;磕打) 拊 挝 揕 搭 捶(捶击;捶敲) 搥 揍 扣 擂(擂击;发~) 搕 揳 掊摽 杓 槌(槌击) 椓 款 叩 伐 砸 筛 锤 隔(拮隔) 棱棱 戛(戛击) 格 殴 摮(~杀) 批挞 棰顿 敲门:打门 叩门 款门 款关 款叩 扣户 扣门 扣扉 挝阖 警门 敲门打户 拍打水面:击水(举翼~) 从旁敲打:撽 打破,擂破:溃破 打破或打碎:揍 砸开门:破门 摔砸家具:跌家打事 打断:击断 打中目标:打中 命中 击中 洞中 一下就击中目标:一发破的 随意击打:纵击 轻轻敲打:攴 戛击 轻击 用力打:夯(抡棍乱~) 重打 用力向下打:扣(~球) 重重地往下一打:蹾(使力一~) 激烈扑击:鏖扑
另见:撞击 碰撞 ☚ 击打 用工具打 ☛
讥讽 讥讽讥(讥刺;讥嘲;怨讥) 讪(讥嘲) 敲 傒(傒落) 笑话 讥刺和轻视:诮薄 讥刺和诽谤:诮讪 讥讽和责难:诮难 讥讽为政者不识贤才:诮石 怨恨讥讽:讽怨 议论讥讽:论刺 评议讥讽:评讥 非议讥讽:谤讥 訾诮 嘲笑讥讽:诮 调讥 嘲讥 讪笑讥讽:讪讥 指点讥讽:指讪 诃责讥讽:诃讽 以言语讥讽:敲打 以俚语讥嘲:白嘲 委婉的讥讽:雅讽 话中带讥讽:泥中隐刺 风雅的讥嘲:雅诮 反驳讥讽:驳讥 诽谤讥嘲:谤嘲 诋讪 毁讪 毁谤讥讽:诋诮 诋讥 诽讥 讪刺 辱骂讥讽:诟讥 骂詈讥讽:骂讥 反过来讥讽对方:反唇相讥 因违背世俗常规而受到的讥讽和批评:负俗之累 负俗之讥 遗俗之累 (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摘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讥讽) ☚ 讽刺 讥刺 ☛ 00009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