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背屏式石窟
敦煌五代、宋的代表窟形,亦为我国石窟特有形制。曹氏归义军时期开凿了一批大型洞窟,如五代98、108、146,宋55、61窟等,有的面积达200平方米许,皆背屏式。此窟形由覆斗式窟发展而来,方形平面,亦覆斗顶,四壁不设龛,而将佛、菩萨等造像安置于窟内中央靠后的坛上,坛后沿正中留出一面石壁,石壁直通窟顶,厚约1米,宽4米以上,此壁即背屏。此型窟甬道颇深,常为6—7米,甚或9米,以保证有足够厚实的前壁承受大跨度窟顶的巨大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坛上佛菩萨金刚力士群像可塑得很大。五代前此种窟亦有个别出现,如晚唐196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