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弘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调太平时)
(词)清·弘历

镇倚朱栏看翠涛。

压金鳌。

层楼十二薄璇霄。

好抽毫。

与物皆春民共乐,舞韶箫。

宇宙泰和一人德,地天爻。


1

(词)清·弘历

① 取李青莲两水夹明镜诗意架虹桥一道上搆杰阁俯瞰澄泓画栏倒影旁厓悬瀑水冲激石罅琤琮自鸣犹识成连遗响

垂丝风里木兰船。

拍拍飞凫破渚烟。

临渊无意渔人羡,空明水与天。

琴心莫说当年。

移情远,不在弦。

付与成连。


1

(词)清·弘历

① 倚山面湖竹树蒙密左右支板桥以通步屐湖可数十顷当秋深月皎潋滟波光接天无际苏公堤畔差足方兹胜槩

不辨天光与水光。

结璘池馆庆霄凉。

蓼烟荷露正苍茫。

白傅苏公风雅客,一杯相劝舞霓裳。

此时谁不道钱塘。


1

(词)清·弘历

① 琳宫一区背山临流松色翠密与红墙相映结楞严坛大悲坛其中鱼鲸齐喝风幡交动才过补特迦山又入室罗筏城永明寿所谓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也

大千乾闼。

指上无真月。

觉海沤中头出没。

是即那、罗延窟。

何分西土东天。

倩他装点名园。

借使瞿昙重现,未肯参伊死禅。


1

(词)清·弘历

① 一径界重湖间藤花垂架鼠姑当风有楼三层刻漏钟表在焉殿供观音大士其傍为道士庐宛然天台石桥幽致渡桥即为上下天光

偎红倚绿帘栊好。

莺声浏栗南塘晓。

高阁漏丁丁,春风多少情。

幽人醒午梦,树底浓阴重。

蒲上便和南,枞枞声色参。


1

(词)清·弘历

鱼藻,鱼藻,潜跃由他正好。

徜徉喁浪依蒲,成群身处玉壶。

壶玉,壶玉,小雅一篇曾读。


1

(词)清·弘历

春雨好,菜长笋抽尖。

摘青小嚼冰霜脆,斸玉初尝口齿甘,佳味最江南。


3

(词)清·弘历

① 用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泠泠瑟瑟非丝非竹天籁遥闻林光逾生净绿郦道元云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达智仁之性共山水效深兹境有焉

林瑟瑟,水泠泠。

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

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

(词)清·弘历

昨过去,明未来。

现前实幻耳,倏迁那住哉。

阜物安民祗惭恧,愒时玩日休徘徊。

(词)清·弘历

敬天命,为君难。

明德亲九族,求贤任百官。

劭农祈岁惟怀永,旰食宵衣敢自安。


1

(调柳梢青)
(词)清·弘历

俯弄清漪。

平临锦绣,净植含奇。

华岳峰头,西施湖畔,幽𧰚谁知。

秋来老干差差,芳菲歇、造物无私。

诗拟丰标,图摹体态,多少便宜。


1

(调万斯年曲)
(词)清·弘历

琪树琼田封陟居,元君驻驾玩清虚。

旋促鹤御返瑶池,别离初,神仙侣,曾诉幽情立烟屿。

弘历

弘历1711—1799

即清高宗。世宗胤禛第四子,建元乾隆,1735—1796年在位。嘉庆元年(1796)禅位给皇太子(即清仁宗),自称太上皇帝。以炫耀文治武功,自称“十全老人”。事具《清史稿·高宗本纪》。弘历效法玄烨(康熙帝),设博学鸿词科,编纂大型类书,开四库全书馆,其直接目的虽为加强思想统治,间亦有利于文化建设。爱好诗歌创作,有《御制诗》初集、二集、三集、四集、五集、馀集。词作数首,爰仿玄烨避暑山庄诗例,标举圆明园胜景,分题绘图,序而咏之。并有鄂尔泰、张廷玉等大臣为之详注。有武英殿藏本。光绪十三年(1887)摹勒上石,天津石印书屋刊行。

☚ 嵇璜   贺双卿 ☛

弘历1711—1799

清代皇帝。即清高宗。满族,爱新觉罗氏。年号乾隆。在位六十年(1735—1796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十二年(1757年)两次派兵进攻伊犁,平定了准噶尔部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二十三年(1758年)派兵镇压大小和卓木的叛乱,巩固了清朝对西北边疆的统治。十二年(1747年)和三十六年(1771年),两次派兵镇压了大、小金川的叛乱,加强了对四川的管理。五十三、五十六年,两次派兵入藏,击败与驱逐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今尼泊尔),打击了英国利用廓尔喀向西藏扩张势力的阴谋。五十一年(1786年),派兵镇压了台湾林爽文起义。此外,又派兵征讨缅甸,征服安南。自称这些军事活动为“十全武功”,自己是“十全老人”。五十八年(1793年)拒绝了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野心。但在位期间,屡兴文字狱,加强思想统治。其统治时期是清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期。

弘历1711—1799

姓爱新觉罗氏,清世宗胤禛第4子,初封和硕宝亲王。清朝第1个由先立为太子而后做皇帝的满族人,1735—1796年在位,年号乾隆。即位之初针对康熙过宽、雍正苛严的状况,实施“宽严并济之道”,继续推行“摊丁入亩”,鼓励垦荒,修河治水,下令满洲人聚集时只准讲满语。颁布“出旗为民”令,实行 “因俗而治” 的民族政策。先后派兵平定了大小金川土司叛乱和西藏珠尔默特叛乱,两次用兵准噶尔部。二十三年(1757)彻底平定延续康、雍、乾三朝的准噶尔上层叛乱,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年又派兵镇压了新疆布那敦和霍集占策动的叛乱等等。国势日强,与康熙、雍正两朝称“盛世”。与此同时多次东巡和南巡,尊祀孔子,倡导汉学,自三十六年至五十二年下令编成《五体清文鉴》、《满洲源流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及我国规模最大的丛书一《四库全书》等,此间借机毁书20余次,屡兴文字狱。后期两次击败廓尔喀入侵,严词拒绝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提出的侵略要求,但任用和珅,大长贪污之风。嘉庆元年(1796)初禅位给皇太子颙琰,称太上皇,三年后卒,庙号清高宗。著有 《乐善堂全集》 和 《高宗御制文》等。

弘历

弘历1711~1799

爱新觉罗·弘历即清代第4代皇帝乾隆。终年88岁(虚岁89岁),是中国自秦始皇到宣统历代封建帝王中年龄最长者。在位60年,也属最长者之一(其祖父玄烨(康熙)寿高68岁,但在位61年)。弘历一生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思维清晰,行动敏捷。直至临终的前一天还能作《望捷诗》一首。一生能目睹祖孙七代人,实属难得。民间长寿者,一般也只能见有“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弘历所以有如此长寿,除具有丰富的营养、安逸的生活环境外,也与其健康活动、规律生活、多方情趣和养生有术有关。
骑射狩猎,强健体魄 自玄烨始,将骑射定为祖宗家法,要求皇族子弟要习骑射。弘历不仅骑术精湛,射箭本领也很高强,这都需要有一定的勇气和毅力。不少靠武力打下江山的帝王,一旦即位后,便转入贪图安乐之中,怎肯再去骑射。然而弘历即位后,更以骑射习武为乐,不但经常出入皇家苑囿,还进行大规模行围多达47次,直至80高龄时,仍坚持不断。所以他才能精力充沛地巩固边防,统治群臣,行使权力,主持国事长达60年。
游历山川,六下江南 在交通不便的时代,肯于离开“安乐宫”生活而行程万里、六下江南,确非易事。虽说是遍游了全国名山大川、古刹老寺,但多少也能借机了解民情,有助于巩固统治地位。这种长途游历,不仅是一种养生健体之道,而且也显示出这位万岁爷的身脑康健,精力饱满能得享高寿。
学识丰富,情趣多方 帝王能长时间嗜书好字者较为罕见,也正说明弘历的勤奋好学精神。学识渊博,爱好书法,也绝非一日之功。作为一位皇帝,竟能懂得满、蒙、维、藏、汉5种文字和语言,并练就一手好字,如没有一定的修养和勤学苦练的毅力,也是很难成功的。一生所到之处,几乎都留有碑匾联文,仅印章就用了1100多方,文章不下1300多篇,诗文多达43584首。平日能动能静,动静结合,这都有利于调养生境。除此以外,还喜爱多方面的文娱活动,听(戏)、演(戏)、观(灯)、看(杂技)都能从中寻到乐趣。这种在静中求长生,在乐中求不老的作法也可说是弘历又一养生之道。
起居有规,饮食有度 每晨6时许起床,从不贪睡,早饭后亲临朝政,再与诸臣议事;午饭后稍息即去游览;晚饭后常处理未了国事,或博览群书,或练习墨笔字,或写文作诗,尔后入睡。平素嗜茶,讲究饮水,厌恶吸水烟等俗习。喜食鲜菜果品和肉类野味,虽身为一国之君,从不贪宴,更不饱食。对宫内诸长者恭敬备至,精心孝养,时逢寿辰,或赋诗献寿,或隆重庆祝。宫室中相互敬护,也是惜福延寿之道。
养生四诀,十常四勿 弘历虽不像其祖父玄烨自幼喜欢稼穑躬耕,借以健体,但一生喜武练功,巡游狩猎,并能总结出一套“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的调身养生之道。所谓“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旅、肢常伸、肛常提。”所谓“四勿”,即“食勿言、卧不语、饮勿醉、色勿迷。”这种自觉运用保健知识和经验,以求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的益寿作法,与当今医学和养生科学之道甚为吻合。

☚ 孔子   蒲松龄 ☛

弘历1711~1799

清朝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年号乾隆。在位60年(1735~1796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十二年两次派兵进攻伊犁,平定了准噶尔部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二十三年派兵镇压大小和卓木的叛乱,巩固了清廷对西北边疆的统治。十二年和三十六年,两次派兵镇压了大、小金川的叛乱,加强了对四川的管理。五十三年、五十六年,两次派兵入藏,击败与驱逐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今尼泊尔),打击了英国利用廓尔喀向西藏扩张势力的阴谋。五十一年,派兵镇压了台湾林爽文起义。此外, 又派兵征讨缅甸,征服安南。五十八年拒绝了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野心。

弘历1711—1799

清朝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1735—1795年在位。年号乾隆。雍正间,封为和硕宝亲王。雍正帝死后,按所遗密诏即位,时年25岁。继续推行严禁朋党政策,不准满汉大臣结党、互相攀援,不准诸皇子参与机密;取消议政王大臣虚衔,使清代封建专制主义皇权获得极大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统治,继续对西北、西南用兵,翦除谋叛势力。乾隆十五年(1750),粉碎西藏反动首领珠尔默特那木札勒驱逐驻藏大臣的阴谋,平息其余党的叛乱,废除藏王制,设噶厦,规定西藏要事及藏官任免、藏军调动均需由噶厦请示达赖及驻藏办事大臣办理,提高驻藏大臣的权力。二十年(1755),派兵攻入伊犁,俘达瓦齐和严重威胁清在青海统治的罗卜藏丹津。二十三年(1758),彻底平定伊犁的阿睦尔撒纳叛乱,并与勾引阿睦尔撒纳的沙俄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二十四年(1759),出兵平定新疆布拉尼敦(大和卓)和霍集占(小和卓)叛乱,结束“回部”分裂局面,统一了南疆。在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设参赞大臣,总理南疆各地军民事务;在乌什等11城设办事大臣或领队大臣,取消伯克(即城主)世袭特权,设八旗驻防新疆官兵,从而加强了中央的管辖,为“回部”的发展和加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两次派兵征大小金川,平定土司叛乱,并废除土司制,改置州、县,巩固和扩大“改土归流”的成果。五十六年(1791),派兵抵御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兵,将其全部驱逐出境,并拒绝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维护了国家统一和主权。五十八年(1793),颁布“藏内善后章程”,对西藏政治、宗教、官制、军事、司法、边防、财政、户口、差役、涉外事宜等以及达赖、班禅转世抽签办法都作了详细规定,确定驻藏大臣负责全面督办西藏事务的职权,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在位期间,基本上执行了康熙帝和雍正帝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继续实行“摊丁入亩”,奖励垦荒、延长起科年限等,使耕地、垦荒面积和人口显著增加。以“恩威并施”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累兴文字狱,多次颁布禁书令,毁书达24次之多,严格控制思想舆论;另方面仍倡导汉学,开博学宏词、经济、孝廉方正等科,编纂《续通志》、《续通典》、《续文献通考》和《皇朝通典》、《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志》以及《四库全书》等。其中《四库全书》编纂工作先后集中4千余人,历时15年之久,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在位期间,到处巡游,大肆挥霍。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相继镇压山东王伦领导的农民起义、甘肃苏四十三和田五领导的撒拉族和回族人民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湘黔苗民起义,大肆搜捕白莲教徒。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听任和坤控制朝政,政治日趋腐败。在位60年后,禅位于颙琰(即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庙号高宗。

弘历1711—1799

即清高宗。清代皇帝。年号乾隆。1735—1796年在位。爱新觉罗氏。满族。雍正第四子,名弘历。他用兵平定准噶尔部及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势力。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严拒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他开博学鸿词科,访求书籍,完成《明史》、《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等书籍的编纂。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编成《四库全书》。并借机销毁、窜改对清政权不利的书籍,屡兴文字狱,凡诗文稍涉忌讳者,辄兴大狱以诛戮之。在位时,国势富强,六次南巡,挥霍无度。他把各次战争,称为“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后期任用和珅二十年,大长贪污之风,腐败吏治。当时地主阶级兼并土地,阶级矛盾激化,发生了大规模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初禅位给皇太子(即顒琰),自称太上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