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救援jiùjì jiùyuán【同】 都是动词;都有帮助别人脱离困境或苦难的意思;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 “救济”侧重于用金钱或物资接济、帮助;适用对象往往是处在灾难和困苦之中的;可以带双宾语。[例]政府及时~了这个被洪水洗劫了的地区。“救援”侧重于用行动救助和解救;适用对象往往是处在危险和痛苦之中的;不能带双宾语。[例]眼看有沉船的危险,渔民们纷纷请求~。 救济jiùjì用钱物救助接济 △ ~灾民|~物资。 救济jiùjì❶ 〈动〉用财物援助灾区或生活困难的人:救济金│救济灾民。 ❷ 〈名〉用来援助灾区或生活困难的人的财物:从乡里领了点儿救济。 【同义】接济。 【辨析】“救济”和“接济”:“救济”多指国家、集体对数量较大人群的急救和援助,“接济”一般是个人对个人的暂时的援助。 救济jiù jì动词。用财物援助灾区或生活困难的人,用于褒义。 【例】从1987年到现在,洪桂珍一直住在上海艰难度日,靠我社救济和精神上的支持活着。( 《民主与法制》 1989年第6期14页) 救济(同)周济 救济 拯济 救济jiù jì帮助人摆脱困厄:只有个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遇见人家有苦有难事,就慈心发动,设法~。(一一五·1445) 救济jiùjì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困难的人。 例 为了救济灾区人民,大家踊跃捐钱捐物。 救济jiù jìпóмощь☚ 接济 救济 ☛
救济 救济振 赡(拯赡) 救拯 拯救 拯济 舟航 济拯 利济 存济 营济 润济 拯济 调济 周赈 拯恤 营恤 救济社会:拯物 救济贫困:济贫(劫富~) 匡困 救穷 免除租税救济饥贫:蠲赈 蠲振 救济患难:救患 恤患 救济急难:周亟周济,救济;恤 周 赒 赈济,救济:振济 互相救济:互济 哀怜救济:愍救 抚慰救济:劳恤 安抚救济:安济 收容救济:收恤 收挽 开仓救济:发赈 紧急救济:急赈 急振 广泛救济:弘济 恢济 周济
另见:接济 抚恤︱勒索 ☚ 救济 救济人 ☛ 救济jiù jì救助,接济。《三国志·吴·孙权传》:“思平世难,~~黎庶。” 救济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民事合法权利遭受侵害时,法律上给受损害一方的补偿方法。国外民法学称之为“救济方法”,与我国民法中的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类似。具体救济方法包括:实际履行、损害赔偿、解除合同、支付违约金等。 - 人物与著作
- 救荒思想
- 历代救灾政策与办法
- 灾情与救济灾民
- 救灾设施和机构
☚ 台湾生熟番纪事 人物与著作 ☛ 救济relieve; succour ~灾区人民provide relief to the people in a disaster area (or disaster victims)/社会~事业social relief facilities/联合国善后~总署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 (UNRRA)/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 Relief Union(IRU)/联合国巴勒斯坦难民~组织United Nations Relief for Palestine Refugees(UNRPR)/紧急~ emergency relief /临时~ stop-gap relief/~费relief fund/~粮relief grain (or food)/~团体aid society/~物资relief goods/~事务relief servi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