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敌我识别雷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敌我识别雷达

敌我识别雷达diwo shibie leidaidentification for friend or foe radar

能识别敌友目标的问答式二次雷达系统。亦称敌我识别器。它由询问机和应答机组成。询问机通常与一部监视雷达或武器系统配合使用。询问机向一次监视雷达已定位的、但未被识别的目标方向发射一组频率为f1的编码脉冲串。友方目标都装有一部应答机。它接收到这些脉冲信号后就自动发回一组频率为f2的脉冲串作为应答信号;敌方目标也可能发出应答信号。询问机接收并鉴别应答信号,从而识别出目标的敌我属性。同时,根据询问天线的角坐标,还可确定目标的方位。
敌我识别雷达与一次雷达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应答脉冲比一次雷达的回波信号强得多;发射频率与应答频率分离,避免了地物干扰和气象干扰;消除了闪烁对雷达截面积的依赖;询问和应答信道的编码提供了多个目标的识别和自动的方位/高度报告。但它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如果友方或中立方的应答机不是协同式工作的话,就会出现“认友为敌”的严重局面。而且,为了防止敌方目标模仿友方应答信号,设备必须做得很复杂。
敌我识别雷达按其用途可分为点防御、手持式和多功能3种型式;按其配置平台又可分为坦克载、舰船载、飞机载和地面固定配置等4种;按工作频段则可分为UHF波段、L波段、S波段和X波段4种。
敌我识别雷达的作用是确保在对敌攻击前可靠地识别目标。因此,它已成为战争中必需的装备。无论是认敌为友或认友为敌,都会造成己方的巨大损失。
敌我识别雷达的诞生及其任何小小的发展和提高,都映射着战场上惨痛的代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架英国“英俊战士”飞机被一名初次参战的本国年轻飞行员错当敌机而击落。从此,战争中的敌我识别问题引起各国军方的重视。英国此后相继生产了以回答地面雷达发射信号为基础的“马克1型”和“马克2型”敌我识别雷达。后来“马克3型”使用157~187MHz频率独立发射信号。“马克3型”被美国大量用于太平洋战争,并取得很大的成效。1943年,美国开始生产950~1150MHz的“马克5型”敌我识别雷达。由于当时的技术简单,应答机经常暴露自己的载体而被敌方跟踪,因而常常不敢开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从“马克6型”发展到“马克10型”。后者在1948年研制成功,并于50年代初期由美国空军用于朝鲜战争。为提高保密性,1954年开始使用在“马克10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马克10/SIF型”,也称作“马克11型”。该系统可选择识别特性,工作频段为1030~1090MHz。1959年,美国开始装备“马克12型”。该型号敌我识别雷达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敌我识别标准,是西方国家主要的敌我识别装置,曾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使用。1983年,美国开始研制具有高抗干扰性能的D波段“马克15型”,但在海湾战争实战经验的启发下,确认它既不能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研制成本又过高,因此1991年决定停止这项历程8年之久的研制。
吸取历次战争的经验教训,并针对未来战争的特点,敌我识别雷达的发展趋势是:开发能区分地面密集目标的毫米波敌我识别雷达;发展可隐蔽地直接识别敌我和中立方目标的非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发展与一次雷达一体化,且共用其频段与信道的雷达询问式敌我识别器;为能高度准确、可靠地识别敌我,发展一种多传感器综合识别系统。敌我识别雷达也可用于民用航空交通管制系统。

☚ 炮位雷达   轰炸雷达 ☛
000015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