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放鹤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放鹤亭

宋林逋、张天骥,清张书绅室名。放鹤,释放所畜鹤。宋苏轼为张天骥作《放鹤亭记》:“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天骥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岗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莫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见《东坡全集》卷三六)
[附目]明陈继儒有《放鹤亭记》(见《明文海》卷三三九),清张雨森、闵贞并作有《放鹤图》。

林逋967—1028

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诗人。一生不仕,隐居于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一生未娶,以种梅养鹤自娱。卒谥和靖先生。著有《林和靖诗集》四卷。
索引:林逋,君复,和靖、和靖先生;巢居阁、放鹤亭。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亭臺部 > 亭名 > 放鶴亭1
放鶴亭1  fànghètíng

亭名。座落於江蘇徐州市雲龍山麓。宋熙寧年間張天驥隱雲龍山麓,飼二鶴,朝放暮歸,因築亭名放鶴。該亭歷經改建,現存。宋·蘇軾《放鶴亭記》:“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於陂田,或翔於雲表,暮則傃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清·趙宏恩等《江南通志·徐州》:“放鶴亭,在雲山之麓,宋山人張天驥所築。山人有二鶴,旦放暮歸,蘇軾爲記。”參閲《嘉慶重修一統志·徐州府·古蹟》。

放鹤亭

放鹤亭

为宋神宗元丰年间春张天骥所建。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又称张山人。他在山上建一亭,并养两只仙鹤,隐居山中。苏轼在徐州任太守之时,与张天骥结为好友,并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放鹤亭记》,现已立碑置于放鹤亭南侧。

☚ 滨湖公园   云龙书院 ☛
放鹤亭

放鹤亭

位于云龙山巅。北宋元丰、元祐年间彭城隐士张天骥建。张自号云龙山人,居云龙山西麓黄茅冈,躬耕自资,奉养老母,养有双鹤,朝放暮归,闲适自娱。苏轼知徐州,常率宾客僚属在亭中饮酒,与张成为挚友,并撰著名散文《放鹤亭记》载述其事。亭屡废屡建。现放鹤亭坐东向西,砖木结构,飞檐丹柱,前有平台,环以廊柱,系1949年后在清代遗构基础上重建。亭南20米有招鹤亭,因《放鹤亭记》中有招鹤歌而得名。亦为砖木结构,檐角上挑.远神欲飞。两亭之间有石佛井,深25.74米,传说与东海相通。明天启三年(1623),徐州户部分司主事张璇,改井名为饮鹤泉。泉水清冽甘美,苏轼《游张山人园》诗云:“闻道君家好井水,归轩乞将满瓶回。”

☚ 兴化寺   大士岩 ☛

放鹤亭

放鹤亭

位于孤山北麓岁寒岩下。为纪念北宋诗人林逋所建。林逋在孤山结庐隐居二十多年,终身不娶,亦不仕,唯以种梅养鹤为乐,人谓之“梅妻鹤子”。卒谥和靖,葬于孤山。元至元间,余谦葺其墓,植梅数百,构梅亭,郡人陈子安持一鹤,放之孤山,后并废,墓亦在元初被胡僧杨琏真伽掘毁。明成化中,郡守李端重修其墓。嘉靖中,钱塘令王釴重建放鹤亭,陈继儒有《重修放鹤亭记》。今亭为近年重修,亭壁有清康熙临明董其昌所书鲍照《舞鹤赋》石刻。林逋淡于名利,节介素为士林所重,诗名亦高,其五律《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最为人称道。明吴鼎芳《和靖祠前晚坐》即有“梅花无复主,曾有暗香浮”之叹。

☚ 孤山   六一泉 ☛
000019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