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竭佛教传说中的大鱼。亦作摩伽罗。传说五百商人入海采宝,正值摩竭开口,海水入其中,船遂疾驶向鱼口。船师问船楼上人见何物,答曰:“见三日出,白山罗列,水流奔趣,如注入大坑。”船师言,“是摩竭开口也。一日是实日,两日是鱼目,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吾等将死,宜各求天神以自救。”其中一人语众人曰:“吾等当共称南无佛,佛无上,能救众人苦厄。”众人一心称南无佛。此鱼先世是佛破戒弟子,闻称佛声,心自悔悟,即合口,众人得脱。见《大悲经》三、《譬喻经》六、《贤愚经》六。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神佛諸界部 > 八部 > 摩竭 摩竭 mójié 梵語音譯。亦譯作“摩伽羅”。即鯨、巨鼇。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五:“至辛頭大河,河西岸有如來作摩竭大魚,從河而出。”《翻譯名義集》卷二:“摩竭,或摩伽羅,此云鯨魚。雄曰鲸,雌曰鲵。大者長十餘里。《大論》云:五百賈客入海採寳,值摩竭魚王開口,船去甚疾……是魚先世曾受五戒,得宿命智,聞佛名字即自悔責,魚便合口,衆人命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