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摩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摩尔英国雕塑家。1898年生于英国约克郡的卡斯尔福德,1986年卒于伦敦。其雕塑艺术综合了从原始时期到近世各种风格,并融合抽象的几何形体,而成一种独特的样式。代表作有《母与子》(1924~1925)、《斜倚的人体》(1951)、《国王与王后》(1952~1953)等。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在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0.012kg碳-12约含有6.022×1023个原子)。 摩尔 摩尔moer国际单位制中计量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简称摩,国际符号mol。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关于摩尔的定义有如下两段规定:“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千克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在使用摩尔时应予以指明基本单元,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上两段话应该看做是一个整体。0.012千克碳-12核素所包含的碳原子数目就是阿佛加德罗常数 (NA),目前实验测得的近似数值为NA=6.02×1023。摩尔跟一般的单位不同,它有两个特点: ☚ 体积分数 摩尔质量 ☛ 摩尔 摩尔1898—1986H·Moore英国雕刻家兼画家,20世纪西方美术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出生于约克郡卡萨佛德一矿工家庭。1919~1925年先后在利兹美术学校和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雕刻。早期以石材为主雕成块体状的人像,沉静稳定、古拙圆浑,显出古埃及、玛雅及非洲黑人雕刻的影响。30年代初在西方抽象艺术的影响下,也曾尝试非具象的雕刻创作,但很快便从专注形体几何形构成的抽象形式研究,回转到人物自然形态与节奏原则间的探索上。1936年后,作品或以精致完美、貌似人体的真实感造型,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与尊严;或在实体与虚空之间,汇集不同的形体构成一件作品,以寻找雕塑形式和人物形态间的全部可塑性。他对艺术的崭新态度寓多种变化的人物形体之中,作品既蕴含着丰富的与时代相关的社会内涵,又体现了作者勇于创新的欲望和对人类处境的深刻洞察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作为战地画家,描绘了伦敦市民避难的场面。战后,继续从事雕刻创作。代表作为《家族》(见彩色图版)等。 ☚ 米罗 贾柯梅蒂 ☛ 摩尔 摩尔moer某系统的物质的量的单位。该系统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千克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以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记作mol。根据这个定义,1摩尔的任何物质所包含的粒子数都与0.012千克碳-12所包含的原子数目相等,都等于阿伏伽德罗常量。 ☚ 统计平均值 物质的量 ☛ 摩尔mol系物质量的单位之一叫摩尔,简称摩。此量是一个比值,即与0.012kg12C原子数目的比值。当某一定量的物质中,所包含的粒子数目和0.012千克12C里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则由这些粒子所构成的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经测试得知0.012kg的12C里含有6.02×1023个粒子。物质的量相等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应用摩尔单位时,须注明其应用的实体,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及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医药学中较常用的有物质浓度(mol/L)。 摩尔提出伦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对道德概念和判断进行逻辑分析,并从分析善的性质着手建立其伦理学体系。强调善是自明的、不可定义的,并批评一些传统伦理学在这个问题上犯有自然主义谬误。其伦理思想对20世纪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伦理学著作有《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参见“哲学”中的“摩尔”。 摩尔1873—1958George Edward Moore英国哲学家,新实在论和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最初赞同布拉德莱的观点,后转向新实在论立场。认为每种事物凡常识认为实在的,就是实在的。常识作为自然倾向为哲学结论提供了基础。哲学问题可分为形而上学问题、认识论问题、伦理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概念进行逻辑分析。过去哲学的混乱都导源于习惯使用的术语的含混不清,或对语词指称的对象缺乏应有的注意。因此,力图分析各种语言表达式的日常用法,以明确它们的意义,揭示它们的日常用法与哲学用法之间的不一致性。通过对哲学和伦理学概念的语言分析和清理,摩尔对20世纪西方伦理学和日常语言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著作有《伦理学原理》、《哲学研究论文集》等。参见“伦理学”中的“摩尔”。 摩尔为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12克12C所含的原子数(6.023×1023)相等。即1摩尔就是阿佛加德罗常数的任何化学基本单元(电子、分子、原子、离子等)。参见“物理”中的“摩尔”。 摩尔 摩尔1873—1958英国哲学家,现代实在论和“常识哲学” 的创始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就学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长期在剑桥任教。认为哲学的目的是用常识对整个宇宙作概括的描述,承认一些基本信念,如“宇宙中有大量物质对象”,意识附属于人体,物质对象在意识不到它们时也存在于时空中等等。对于上帝或精神实体的存在或不存在他不置可否,因为这超出了常识; 常识是一种本身自明的直接认识,它不仅包括直接经验,也包括一般人都承认的共相 (如关系、善); 检验常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仍然是大多数人的常识;主张用日常语言的含义解决哲学问题,因而又是“日常语言学派”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伦理学原理》、《哲学研究》、《哲学的几个主要问题》。 ☚ 罗素 舍勒尔 ☛ 摩尔 摩尔是1971年10月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增加的第七个基本单位。它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由克分子发展而来的。摩尔起着统一克分子、克原子、克离子的作用,同时使物理学上的光子、电子及其他粒子群等“物质的量”有了统一的单位。摩尔的定义如下: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其0.012千克12C的原子数目相同。单位符号为mol。在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于指明,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及其它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作单位在数值上正好等于它们的原子量或分子量,这称为摩尔质量;其所含的粒子数正好是阿佛伽德罗常数6.023×1023。如1摩尔氧气,其重量为32克,所含氧气分子数是6.023×1023,所含氧原子数为2×6.023×1023个。1摩尔的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升,这个体积常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 ☚ 有效原子序数 电负性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