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搭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 搭膊dā·bo系在衣服外面的腰巾;搭包:走出院门一看,有一个软梯靠墙立着,地下还有一把刀鞘,一条~。(一一二·1418)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搭膊 搭膊 dābó 亦作“褡膊”。宋代始行的可盛錢物的長形布袋,或搭於膊上,或繫於腰間。最常用作腰帶。《京本通俗小説·錯斬崔寧》:“背上馱了一個搭膊,裏面卻是銅錢。”《水滸傳》第二回:“李吉解那搭膊,望地下只一抖,那封回書和銀子都抖出來。”又第三十五回:“腰繫一條白搭膊,下面腿絣護膝,八搭麻鞋。”又第三十九回:“只見櫈頭邊溜下搭膊,上掛著朱紅緑漆宣牌。”明·佚名《黄花峪》第二折:“看你那茜紅巾、紅納襖、干紅搭膊。”元·康進之《李達負荆》第一折:“你還不知道?纔此這杯酒是肯酒,這褡膊是紅定。” 搭膊dābo也作“褡膊”“褡䙏”“𦞂膊”。也称“褡袱”“搭包”。一种长方形口袋。以布帛或皮革为之,制为双层,中间开口,两头各有一袋,可以搭在肩上,故名。有大小之别,大者盈尺,小者数寸。使用时两相对折,或驮于肩背。一说用较宽的绸、布做成的束衣腰巾,有的中间有小口袋,可以裹系钱物。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还不知道?才此这杯酒是肯酒,这褡膊是红定。”李文尉《燕青博鱼》楔子:“则我这白毡帽半抢风,则我这破搭膊,落可的权遮雨。”《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却见一个后生,头带万字头巾,身穿直缝宽衫,背上驮了一个搭膊,里面却是铜钱。”《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背上驮了一个搭膊,里面却是铜钱。”《水浒传》第十回:“(林冲)穿了白布衫,系了𦞂膊……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十出:“是早上嫡亲女婿叫做没奈何的,破衣、破帽、破褡袱、破雨伞,手里拿一幅破画儿,说他饿的荒了,要来冲席。”《明史·舆服志三》:“乐工,皆青罗包巾,青、红、绿、玉色罗销金胸背袄子,浑金铜带,红罗褡䙏。”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卷一八:“皂隶公使人穿皂盘领衫,戴平顶巾,系白褡䙏。”《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上头罩着件蓝布琵琶襟的单紧身儿,紧身儿外面系着条河南褡包。” 搭膊〈名〉一种可存放钱物的长而宽的袋子,可系于腰间或挂在胸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