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
中国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 两人徒手较量、力求把对方摔倒的一项竞技运动。1957年颁布了“中国式摔跤规则”。 规定:摔跤时只许站著,摔倒后就停止,然后重新开始比赛。按照把对方摔倒的不同程度分别得1至3分,终场以得分总计,多者为胜。 比赛场地在平坦柔软的8米见方的垫子上进行。运动员身穿柔软结实的短上衣,系腰带、穿长裤。 全身可以握抱,可以抓摔跤衣和腰带,但不许抓裤子。常使用的方法有背、别、挑、缠、揣、踢、拧、搂、弹、搿、抱、腿、脆腿、里勾腿、插闪、勾脚、里刀勾等。 此项活动始于黄帝时代,古称角抵、角力、相扑等。 周代列为军事训练项目,汉代还作为表演项目演出,晋代多在元宵节进行摔跤比赛,后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武术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