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剑❶借指仗武定天下的汉高祖。宋苏轼《竹枝歌》: “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欢呼。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 ❷泛指帝王以武力平定天下。唐卢纶《皇帝感词》诗: “提剑风雷动,垂文日月明。”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病甚,吕后迎良医……医曰: ‘病可治。’ 于是高祖嫚骂之曰: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冬,刘邦病重,却讳疾忌医,听天由命。他说自己只凭一把长剑竟得天下,可见成败生死全在天意,人力无济于事。 提剑太极剑基本剑法。立剑,由下向右上方弧形提起,剑柄高不过头,低不过肩。如图。 
提剑 提剑 提剑剑法。 ❶属提持宝剑的一种姿势,如传统剑术中的“青龙侧提”; ❷剑尖垂下,由下向上的进攻称之为提剑。《武术竞赛规则》要求:剑尖垂直朝下为倒提剑,前臂内旋,虎口朝下;立剑由下向右上方贴弧形提起为右上提剑,高与肩平,剑尖斜朝下;左上提剑时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向左上提起,余同右上提剑。
 提剑
☚ 㓲剑 握剑 ☛ 出兵 出兵起兵 起军 起师 起卒 起戎 起旗 发兵 动兵 扬兵 兴兵(大举~) 纵兵 抗兵 角兵 举兵 作师 出师 发师 兴师 发兴 授钺 提剑 奋旅 整戈 仗义起兵:起义 首先起兵:首兵 首先起兵进行正义的战争:首倡义兵 首唱义兵 假托帝命出兵:挢发 炫耀武力,肆意兴兵:骋兵 秘密发兵:潜军 潜师 延迟出兵:缓师 出兵打仗有正当理由:师出有名 出师有名 出兵打仗没有正当理由:师出无名 出师无名 兵出无名 (出动军队:出兵) ☚ 军事行动 出发2 ☛ 提剑 提剑剑法之一。提剑分两类:一类是持剑的一种姿势,如传统剑术中的“青龙侧提”;另一类是剑尖下垂,由下向上提起的动作。提剑是各种剑术套路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剑法之一。动作过程:第1类:左(右)手反握剑柄提剑(图2—4—103— ❶)。第2类提剑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❶持剑前臂内旋,虎口朝下,剑尖垂直向下的倒提剑; ❷持剑前臂内旋,立剑由下向右上方贴身弧形提起的右上提剑(图2—4—103— ❷); ❸持剑前臂外旋,手心向上,立剑由下向左上方贴身孤形提起的左上提剑。动作要领:提剑时要做到: ❶以臂带剑,力达剑刃。 ❷剑尖向下或斜向下,高与肩平。 ❸用满把或刁把握剑。攻防含义:提剑是攻防兼用型剑法,其特点是以攻为守,防中寓攻,常用来攻击对方的腕、肘、前臂等部位。防守时将对方攻来的器械化解开。注意事项: ❶提剑时剑与前臂夹角小于90°。 ❷左、右提剑时剑要走立圆弧形。 
图2—4—103 提剑
☚ 抹剑 挑剑 ☛ 00008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