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问 审问审(审录;审讯;审质;审鞫;诘审;研审;提~;复~) 问(治问;案问;款问;顾问;取问;讦问) 推(推问;推劾;推详;推核;推鞫;推鞠;推诘;推讯;推勘) 讯(讯问;讯词;讯诘;讯鞠;详讯;按讯;按鞫;案讯;覆讯;谳讯) 鞫(鞫问;鞫讯 鞫审;讯鞫;询鞫;勘鞫;研鞫;谳鞫) 鞠(鞠讯;鞠问;勘鞠;谳鞠) 勘(勘问) 按诘 质究 研究 磨对 审理,讯问:理问 审讯和罚罪:诘谪 讯问和验证:诘验 审问案件:问案 审问案情:鞫情 谳狱 审问犯人:推囚 鞫人 审讯囚犯:讯囚 对所抓获敌人加以讯问:执讯 审问情状:讯状 审问取口供:讯供 进行审问:行勘 对囚犯进行审问:虑问 传唤讯问:唤问 命令与案件有关的人到案受讯问:传讯 出拘票传讯:拘提 听候审讯:听勘 受到审问:簿对 对簿(~公堂) 对审 对问 对案 在审讯中:在理 接受审问:受审 到案受审:对狱 在公堂上受审:过堂 曲法审问无罪的人:枉勘 驳回审问:驳问 驳审 (审理案件时对当事人进行讯问:审问)
另见:审理 查问 案情 ☚ 审问 审问方式 ☛ 推鞫即“推问”。中国旧制指推究审问犯人。也称“讯鞫”。秦时称“讯狱”,又称“有鞫”。《秦简·封诊式·讯狱》: “凡讯狱,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各展其辞(使受审者各自陈述),虽智 (知)其訑 (明知欺骗),勿庸辄诘 (不要马上诘问)。其辞已尽书而毋 (无) 解,乃以诘者诘之 (对应加诘问的问题进行诘问)。诘之有(又)尽听书其解辞,有(又)视其他毋(无)解者以复诘之。诘之极而数訑,更言不服 (诘问到犯人辞穷,多次欺骗,还改变口供,拒不服罪),其律当治 (笞)谅 (掠)者,乃治(笞)谅 (掠)。治 (笞)谅 (掠)之必书曰:爰书:以某数更言,毋 (无)解辞,治 (笞)讯某。”唐律、明律、清律均规定:鞫狱者,皆须依所告状鞫之。若于本状之外,别求他罪者,以故入人罪论。但若因其告状,或应掩捕搜检而检得斩罪,事合推理者,亦得推之(《唐律疏议·断狱上》、《明律集解附例·刑律·断狱》、《清律集解附例·刑律·断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