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jiechuxing piyan由于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刺激物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损害常局限于接触部位。皮肤较长时间接触唾液、汗液、尿液、粪质以及水、肥皂、沙土等,可发生接触性皮炎。症状:起病较急,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水肿或有针尖大丘疹密集;重者出现丘疹、水疱,破后糜烂,渗出和结痂。婴儿常见尿布皮炎或因流涎及食物刺激引起口周炎。因穿开裆裤引起臀部、外阴皮炎。因有痒或灼痛感引起烦躁不安。皮疹大多1~2周消失,如刺激物继续存在,则皮疹持续不退,反复搔抓可使皮炎转为慢性,局部表现为色素沉着及苔癣样变。预防: ❶查找并去除刺激物。 ❷慎用易致敏的外用药。 ❸注意皮肤清洁护理。治疗: ❶去除病因,避免接触致病刺激物。 ❷服止痒、脱敏药,苯海拉明、扑尔敏、非那根等,配合维生素C和钙剂。 ❸接触刺激物后,立即用清水洗去。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外用药,如急性期红肿、水疱无渗液时,可用炉甘石洗剂; 渗液多时用1~4%硼酸溶液。 ☚ 湿疹 荨麻疹 ☛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后(致敏物或刺激物),在接触部位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结痂等炎症反应,叫接触性皮炎。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如各种外用药物、农药、化工原料、染料、化妆品、塑料等主要通过变态反应而发病;另一种属于强烈刺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等。此种皮炎如能尽早除去病因、抗过敏、适当对症治疗、局部加强保护,可很快痊愈。 接触性皮炎接触某种动物性、植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的皮肤粘膜上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皮炎。接触物通过直接刺激或引起变态反应而使接触部位发病,局部出现境界较清楚的红斑,丘疹,肿胀等,重者还可发生水疱、糜烂及坏死。皮炎发生的部位和形态,常有助于发现病因。防治原则为去除病因,防止再接触及对症处理。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指皮肤和粘膜接触某种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浅在性炎症。在接触部位发生丘疹、红斑及水疱,破溃后有渗出、糜烂及结痂等。自觉灼热或痉挛,愈后一般不留痕迹。治疗应首先除去接触物,内服抗组织胺药物及钙剂,重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局部用炉甘石洗剂,或3~4%硼酸溶液湿敷,外用硫磺霜或糊剂等。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所发生的浅在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大疱甚至坏死等。按其发病机制可分原发性和变应性二种,以后者为多见。 原发性接触性皮炎指刺激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后所发生的病变。肥皂、洗涤剂、去污剂、润滑油、汽油等弱性刺激物须长期接触后损伤表皮而发病。而强酸、强碱、芥子气等强性刺激物和皮肤接触后可很快引起皮炎,其严重程度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浓度及接触时间成正比。原发性刺激所致皮炎可见于任何人,但多见于职业病患者。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致敏物质多无刺激性,对一般人无不良反应。致敏物质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亦称半抗原,须与表皮蛋白相结合后始形成抗原性物质。亦有某些接触物本身即具有抗原性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初次接触抗原性物质后约经5~21天左右的潜伏期,形成致敏的淋巴细胞,再接触上述物质后,约经12~48小时发生皮炎。能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质有: ❶动物性物质,如皮革、羊毛制品、某些昆虫的分泌物等; ❷植物,如漆树、长春藤、荨麻、无花果、银杏皮等,生漆系多见而较强的致敏物质; ❸化工原料,如染料、油漆、机油、溶剂、甲醛及酚等; ❹外用药物,如清凉油、红汞、抗生素药膏、局麻剂、中药膏药等; ❺农药,如六六六、敌敌畏等杀虫剂; ❻化妆品,如香脂、香皂、染发水、红油彩及洗涤剂等; ❼橡胶及塑料制品,如橡皮手套,橡皮布、胶鞋、塑料布、塑料包带及塑料鞋等; ❽重金属盐类,如镍盐、铬盐(除重铬酸钾外,常见于砂土及水泥中)、铅化物及汞剂等。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仅发于少数人,皮炎的程度取决于该物质的致敏性与患者的反应性,与浓度和时间的关系不成正比,除接触部发生皮炎外,且易向周围的皮肤扩展。 原发性皮炎好发于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腕及前臂和面部等处,可为潮红、水肿、大疱、糜烂、结痂及脱屑等,重者发生溃疡及坏死。慢性刺激时易发肥厚、皲裂及苔藓样硬化等症状。 变应性皮炎多呈潮红、浮肿、丘疹及水疱等急性炎症反应,重者高度红肿及大疱,但甚少成溃疡及坏死。皮疹初发时与接触致敏物质的部位相一致,但由于患者高度敏感,过敏原有挥发性以及搔抓、衣服摩擦等原因,可在接触部位附近或身体其它部位发病,如生殖器、腋下、腹部、股部等处,重者可泛发全身。自觉瘙痒及灼热,可伴发热及全身不适。 发生在某些部位的皮炎,常和一定的病因有关,如发生于头部和面部者可因染发水、香脂、香皂、帽缘皮衬、眼镜框、生漆、农药及某些化妆品引起。发生于颈部者可由皮衣领、围巾、项链等引起;臀部常与有颜色裤衣、马桶圈、坐药及橡皮布等有关。足部可由袜子、鞋类及癣药水等引起; 手部多因生活所用肥皂、洗涤剂、手套、提包以及职业中接触的油类、药物、化工原料等多种物质所致。 本病急性期在避免再接触致敏物质后多可逐渐全愈,但若治疗不当或未能避免再接触时,可使病程迁延而慢性化。 诊断步骤: ❶询问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有无外用药及接触某些特殊物品史,以发现可疑的物质。 ❷观察皮损的形状、部位、皮疹形态等特点。 ❸观察患者避免接触可疑物质后,病变是否迅速好转或消退,再接触时是否复发。 ❹对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可疑致敏物质,可于正常皮肤处作斑贴试验来证实。但被检物的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刺激皮肤,在急性期也不宜作斑试,以免激惹病情恶化。 ❺对于病因不明的患者,可选用常见的致敏物质数种作斑贴试验。24~48小时后看结果,高度敏感时12小时即可出现阳性反应。 本病应与湿疹相鉴别。湿疹的原因复杂,不易发现,皮疹呈多种疹形,境界不明显,常全身泛发或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易慢性化。 治疗: 接触有刺激的物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除去之。同时应注意去除可疑病因,避免再接触,或采取防护措施,保护皮肤。一般采用局部对症处理,红肿、丘疱疹及小水疱,可搽炉甘石洗剂,或皮质激素霜剂。若有大疱及渗液,可抽去疱液后用3%硼酸水溶液、1/8000高锰酸钾液或复方醋酸铝液作冷湿敷,每日多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皮炎好转后改用40%氧化锌油或氧化锌糊膏等。有继发感染时可将利凡诺、呋喃西林等抗菌药物加入上述外用药内,但须注意勿因外用药物而加重刺激或敏感,因接触性皮炎患者的皮肤耐受性较正常低,易于对多种物质发生过敏。慢性接触性皮炎,除尽量避免接触致病物质外,可外用皮质激素软膏或糠馏油软膏等,同时要保护皮肤,防止干燥及皲裂。 全身治疗: 轻者可服用抗组织胺药物,泛发严重时可内服或注射皮质激素,约1~2周左右逐渐停药。对于某些已知过敏原而又不能避免再接触的患者,如系无毒物质,可试行特异性脱敏方法,即先由小量口服开始,渐增加用量,约经数月后可达脱敏目的。对大漆过敏的工人,口服漆树叶煎剂,能提高其耐受性,即是一例。 预防在于避免接触烈性刺激物,必要时须用防护用具。平时慎用易致敏感的外用药。若已发现过敏原,应尽量避免再接触。保护皮肤避免干燥,皲裂,使用肥皂或洗涤剂等脱脂物品后,宜多用水冲洗,再擦用油类。 ☚ 海绵刺伤 尿布皮炎 ☛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 是皮肤接触某种刺激性物质或致敏性物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皮炎; 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刺激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两种。 刺激性皮炎 接触强酸(如石炭酸、浓硫酸、盐酸等)、强碱或其他刺激性强的化学物质,都可引起皮炎。刺激性皮炎的症状从极轻的红斑到严重的水疱坏死,均可发生。症状的轻重,范围,主要决定于刺激物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部位、接触时间、接触面积以及接触物除去的快慢、处理恰当与否。自觉症状有瘙痒、灼热和疼痛。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主要由Ⅳ型变态反应所引起,仅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性素质的人才发病。发病情况因人而异,有人只对一种刺激物过敏,有人可对几种刺激物都过敏。过敏性皮炎要在第一次接触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才发病。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病因有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动物性的大都为动物、昆虫的毒素;植物性的有漆、荨麻以及其他一些植物;化学性者如农药、外用药(医疗)、塑料制品、染料、化妆品、化工原料、电工器材等。 过敏性皮炎的症状从红斑、丘疹、水疱开始一直到大疱、糜烂、渗液、结痂。典型的皮疹以局部红肿、水疱或大疱为主,例如漆性皮炎轻者只感皮肤发痒,稍重者可出现红斑、肿胀,并在红肿的基础上出现群集小水疱,破溃后则糜烂、渗液、结痂。由于剧痒而搔抓,造成继发感染且有时合并全身症状。 诊断本病应询问有无接触史,观察接触部位皮疹的特点,必要时可作斑贴试验。 治疗应首先除去原因,尽量避免搔抓,避免用热水烫或使用肥皂,以减少刺激,当病因去除后,只要不再接触过敏原,同时给以适当的处理很快就能治愈。局部治疗: ❶红肿、小水疱甚至大疱,无渗液时可用洗剂,肿胀明显者用3%硼酸水湿敷。 ❷渗液较多或有糜烂者可湿敷,特别是冷湿敷。可用3%硼酸水、醋酸铝溶液作湿敷,每日4~6次;有感染时用0.02%呋喃西林或0.1%雷夫奴尔溶液,以及绿茶水、野菊花煎剂等湿敷。 ❸慢性湿疹样皮炎时可改用糊剂,干燥脱屑者用2%雷琐辛煤焦油软膏、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效果比较好。全身治疗:以脱敏、止痒为主,口服抗组胺药,为了加强疗效可同时服用两种抗组胺药,皮疹广泛而严重时口服或静滴强的松,口服剂量为每日30~60mg,或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每日1次,待症状被控制后,再逐渐减量。 ☚ 创伤周围湿疹 荨麻疹 ☛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指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物品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改变者。重者可发生大疱、破裂,则有糜烂、渗液和结痂,病变多境界清晰,皮疹为单一形态。多有痒、胀痛和烧灼感,少数有发热、畏寒、头痛、恶心等。该征多1~2周痊愈,如处理不当可致亚急性或慢性,呈红褐色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 ☚ 尿布皮炎 泥螺-日光性皮炎 ☛ 00001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