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掌故大辞典︱前言 前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掌故正是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综合反映。 它既是历史, 又是形成现代文化的重要基础, 同时许多掌故及其各种各样的变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又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基于上述认识, 我们编篡了这部《掌故大辞典》。 《掌故大辞典》的编写工作是从1988年初夏开始的。 参加的同志近百名, 来自全国十几所高校和科研院所, 大多数是中青年同志, 初稿于翌年年初全部完成。 由于众手成书,时间又短, 原稿质量难免良莠不齐, 这样就给后期的编辑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后由团结出版社编辑部主持, 制定了严格的审稿体例。 除了对原稿进行较全面的删选、 修改、 加工外, 还直接从古籍中摘录了一般辞书、 类书中所未见的新条目作为增补。 经过近四个月的辛勤劳动初审工作才告结束。 随后便边照排, 边复审、 改定,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付梓。 《掌故大辞典》主要收录中国古代文化辞语掌故、 人物、 事物掌故及典章制度掌故,并注重收录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方面的掌故。 在收录条目上, 既不囿于传统狭义的人物、事物掌故, 尽量扩大收录的范围, 同时又力求避免主观随意性。 对每条掌故的诠释, 一般包括释文、 释源、 书证三部分, 凡是引书都详细注明了年代、 作者、 书名、 卷次, 以便于读者查检原书。 对原书的脱讹之处, 我们也做了一些必要的考订, 供读者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 本辞典肯定会有许多不足, 但仍不失为一部有特色的工具书: 一、 本辞典是第一部较广泛、 完整的收录古代社会掌故的大型辞书, 收录的角度与其他辞书迥然不同。 二、 本辞典有相当一部分词条是直接从原始资料中辑录、 整理出来的, 这部分辞条是其他辞书所没有的。 三、 新的释词方式和独特的引书体例, 将会给读者核对原始文献资料提供便利。 本辞典由于体例内容均属草创之作, 考虑不周之处在所难免, 尚望读者不吝指教, 以备修订。编者 一九九○年元月 |
☚ 掌故大辞典︱凡例 掌故大辞典︱年号索引 ☛ 00011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