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掉书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掉书袋 掉书袋中国古代笑话。南唐彭利用对家人奴隶言,必据书史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因自谓彭书袋。其仆有过,利用责之曰:“始予以为纪纲之仆,人百其身,赖尔同心同德,左之右之,今乃中道而废,侮慢自贤,若而今而后,过而弗改,当挞之市朝,任汝自西自东,以遨以游而已。’邻家火灾,利用望之曰:“煌煌然,赫赫然,不可向迩,自钻燧以降,未有若斯之盛,其可扑灭乎!” ☚ 雪上加霜 捶胸献上 ☛ 掉书袋《掉书袋》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宋·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五《彭利用传》:“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又,宋·刘克庄《后村题跋》二《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近岁放翁、稼轩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又,宋·洪迈《夷坚志》卷四十一《南城毛道人》:“吾藜苋之肠,何能陪膏粱之腹,与读书人掉书袋哉。” 【释义】说话引经据典,显示学问。 【例句】①说话处调书袋,施礼数傲吾侪。(关汉卿(《元曲选》作尚仲贤)《尉迟恭单鞭夺槊》第一折)李世民唱词,赞扬尉迟恭有学问,武将能在说话时引经据典,实属少见。②(夫人笑科,云)哥哥跟前调书带儿。(关汉卿杂剧《温太真玉镜台》第二折)调书带儿即掉书袋。老夫人笑倩英在温峤跟前引经据典。有班门弄斧之意。 掉书袋谓旁征博引,以示渊博。宋刘克庄《跋刘叔安感秋八词》: “近岁放翁、稼轩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 掉书袋diào shūdài原指言谈中喜欢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语出《南唐书·彭利用传》:“(彭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这段话的意思是: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有个名叫彭利用的人,平时,他对家里的人说话,即使是小孩子、奴仆,都要搬弄书上的字句,引经据典代替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大家称他为“掉书袋”。 掉书袋(惯)指爱引经据典,卖弄才学。 掉书袋惯指爱引经据典,卖弄才学。《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老舍《话剧的语言》:“为修辞而修辞,纵字字典雅,亦未必有力。不要以为多掉书袋,酸溜溜的便是好文章。” 掉书袋“掉书袋”指喜好征引古书以炫耀学识渊博之意,这是一种讽刺语。也指人作诗填词过多使用典故之意,犹言 “獭 ( tǎ) 祭”。 掉书袋见“调书袋”。 掉书袋讽刺人喜欢征引古书,以示渊博。宋马令《南唐书·彭利用传》:“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宋刘克庄《后村题跋》二《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近岁放翁、稼轩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也作“掉书语。”宋洪迈《夷坚志·南城毛道人》:“吾藜苋之肠,何能陪膏梁之腹,与读书人掉书语哉!” 掉书袋diàoshūdài讥讽人爱引用古书词句,卖弄才学。蒋子龙《人气》:“他不能公开反驳来明远,也不想简单赤裸地为卢定安摇旗呐喊,就选择了一个角度:~。”|茅盾《尚未成功》:“凑巧这一本《创作法程》的编者,是喜欢~的,他引了许多文艺书上的例证,全是赫赫有名的大伟人。” 掉书袋掉落书袋。讥讽人滥引古书,卖弄才学。五代南唐广陵人彭利用,性格迂腐,颇拘古礼。平日里他与家中小孩、佣人说话,都要引经据典,断章破句,十分迂腐可笑。由于他说话时总要卖弄自己学识渊博,当时人都讽刺他是“掉书袋”。(见《十国春秋·卷三十二·彭利用传》) 显示才能 显示才能显能 ☚ 显示本领 显示力量 ☛ 卖弄才能 卖弄才能卖才 夸才卖智 ☚ 卖弄 卖弄能力 ☛ 掉书袋diao shu daishow off one’s erudition by making literary quotations or historical allusions T5R【掉书袋】diào shū dài讽刺人喜欢引用古书词句或典故,卖弄才学。掉:摆弄。又作“掉书语”。 掉书袋diàoshūdài〔述宾〕 掉,摆动。讽刺人喜欢引用古书词句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