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读音q·üan(ˊ),为ü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巨员切,平,仙韵。 ❶气势;气力。《说文》:“捲,气势也。” ❷通“拳”,拳头。司马贞注:“捲,即拳也。” 上一条: 婘 下一条: 蜷
捲“卷”的繁体字,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 上一条: 卷 下一条: 𩜇 卷捲{}三3705①动训斥;骂。⑴东北官话。东北〖 〗。陆德华《鱼鸭缘》:「『哟,冲你老这样还得打官司呢?』『打官司他也得挨~。』」⑵北京官话。北京〖 〗。叫他亲娘祖奶奶的一顿臭~。老舍《柳屯的》:「那个娘儿们敢~我半句,我叫她滚着走!」⑶冀鲁官话。天津〖 〗。看他连骂带~的,真粗野!河北保定〖 〗。我~了他一顿。河北唐山〖 〗、昌黎〖 〗、献县。1925年《献县志》:「骂人谓之~。」河北青县。1931年《青县志》:「骂詈曰骂街,亦曰~。」河北景县。1932年《景县志》:「俗谓骂人曰~。」山东聊城〖 〗。你再胡骂乱~,我就裂你的嘴!山东利津〖 〗。⑷中原官话。河南商丘〖 〗、许昌、淮阳、中牟、内黄、杞县。山东菏泽〖 〗、济宁。1927年《济宁县志》:「~,骂也。」河北魏县:那孩子爱~人。河北大名。1934年《大名县志》:「骂人曰~。」山西汾西〖 〗、洪洞。清道光七年《赵城县志》:「骂曰~。」新疆吐鲁番〖 〗。⑸晋语。山西太原〖 〗。不敢~人。山西沁水〖 〗、石楼〖 〗、隰县〖 〗。河北邯郸。1931年《邯郸县志》:「骂人曰~。」⑹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一进房子,脚还莫站稳呢,就让~给咧一顿。甘肃兰州〖 〗。⑺江淮官话。江苏盐城〖 〗。你~我什哩事?江苏涟水〖 〗。⑻西南官话。四川汉源〖 〗、自贡〖 〗、邛崃〖 〗。云南昆明〖 〗、大理〖 〗、临沧〖 〗。②动踢。⑴东北官话。东北〖 〗。霍满生《铁牛传》:「鬼子看他走得慢,抬起脚来使劲~。」⑵冀鲁官话。山东寿光〖 〗。你再骂我,我~你。山东淄博。《聊斋俚曲集・寒森曲》第一回:「打了顿捶来~顿脚,又使拳头捣那腮。」③动抢掠。官话。司马中原《狂风沙》:「这儿没大户,值不得他们~的。」④动沤。闽语。广东潮州〖 〗。~肥料。⑤动绕。闽语。福建邵武〖 〗。⑥形卷曲;弯曲。⑴胶辽官话。山东莱阳。1935年《莱阳县志》:「刀刃折曰崩,屈曰~。」⑵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他的头发生来就是~的,不是烫~的。四川南川。1931年《南川县志》:「物体不伸曰~。」⑦量半升。闽语。福建永春〖 〗。一~米。⑧量本。闽语。福建莆田〖 〗。一~册一本书‖一~杂志。⑨名用糯米黍米做的一种馅。晋语。山西襄垣〖 〗。   捲juan92D4 “卷”的繁体。 捲juǎnJ251 “卷(juǎn)”的异体。把东西弯成圆筒状;裹成筒状的东西;用大力把东西撮住;量词,用于筒状物:~地/~伴/~帐/~握/~脑/~发(髮)/~曲/~尺/~逃/~烟/~扬/~骂/~包/~翻/~漫/~舒/席~/~地皮/~舌音/~心菜/~帘格/烟~儿/花~儿/肉~子(上二例也写作“𩜇”)/行李~儿/~土重来/一~报纸/两~挂历(曆)。繁体系统以上不作“卷”。 注意:“卷”音juàn,与“捲”无关。 捲卷, 篆juǎn[扌(手,意符)+卷(卷本字,聲意符)→捲(《説文》:“捲,氣勢也。從手,卷聲。《國語》曰:‘有捲勇。’一曰:捲,收也。”捲,用手把東西收捲起來。)] [唐] 錢珝《未展芭蕉》:“冷燭無煙緑蠟幹,芳心猶捲怯春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