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捉船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捉船行

捉船行

清诗篇名。七古。吴伟业作。见《梅村家藏稿》卷三。顺治、康熙之际,清廷为了镇压各地抗清运动,军事调动十分频繁,地方官吏借口军运,四处捉船,横加勒索。这首诗即反映当时江南水乡船民身遭暴虐、苦不堪言的社会现实,至今仍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诗中选取官差捉船这一典型情节,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官差的威逼勒索。船分大、中、小三等,大船以钱买脱,中船潜避芦港,倒霉的是小船,由于信息不灵,成为追捕的对象。被捉后,船民不由分说受到鞭打。船户为了生计,只好敛钱致送。此外还有常行费、门摊等重重额外捐税,百姓之苦,有口难言。妙在结尾处点明一笔:高大巍峨的船根本没有使用,而是长年停泊在码头,打鼓插旗,虚张声势而已。这样就让读者思索,官府乃是有意识地坑害百姓,借机勒索而已。从这首诗的写作可以看出作者不愧是一位深具忧患意识的诗人。

☚ 圆圆曲   海上 ☛

捉船行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2〕;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3〕,快桨追风摇急橹;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4〕。苦辞船小要何用?争执汹汹路人拥。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篙师敛钱送〔5〕。 船户家家坏十千〔6〕,官司查点候如年〔7〕;发回仍索常行费〔8〕,另派门摊云雇船〔9〕。 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打鼓插旗马头住〔10〕
 
 〔1〕本诗作于顺治八年,作者在家乡。 当时清兵为军用大量征用民船,给船民造成极大伤害。此诗反映了船民的悲苦境遇。选文据《清诗选》。吴伟业(公元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 明末进士,参加过复社,官至左庶子。明亡后被清廷强逼人京,出仕国子祭酒。一年后,他借口母病返乡,未再离家。 吴伟业是清初著名诗人,其诗以唐人为宗,辞藻绮丽,反映社会现实较为广泛。 著有《梅村集》等。
 〔2〕买脱:花钱买通官吏,逃脱被捉应差之祸。
 〔3〕郡符:郡县发布的公文。
 〔4〕土牛:古代迎春所用的土制春牛。
 〔5〕晓事:懂事。 篙师:掌船人。
 〔6〕坏:破费。
 〔7〕候如年:指等候时间的长久。
 〔8〕常行费:照常例应送的钱。
 〔9〕门摊:按户摊派的捐税。
 〔10〕马头:同“码头”。住:停泊。
 
 这首诗具体地写出了清代官府强捉民船载兵和官吏们乘机向船户榨取钱财的罪恶行径。表现了诗人对此黑暗现象的愤懑及对水乡人民不堪其苦的深切同情。全诗以写实为主,诗人的情感浸透其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