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我们的经济政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我们的经济政策》毛泽东1934年1月23日在江西瑞金召集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报告针对国民党为搞反革命军事围剿而在经济上实行的对革命根据地的残酷封锁政策,提出中央红色区域的经济政策原则,报告首先强调,搞好经济建设事业的重大意义,指出:“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报告还具体地分析当时革命根据地国民经济的成分,指出:“现在我们的国营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事业和私人事业三方面组成的”。其中,“国家经营的经济事业……国营的工业或商业,都已经开始发展,它们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合作社事业,是在极迅速的发展中。……和国营经济配合起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将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的地位。“我们对于私人经济,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加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因为目前私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所需要的”。这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我们的经济政策 《我们的经济政策》毛泽东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的一部分。这个报告是1月24日至25日作的。当时,国民党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修筑堡垒,实行经济封锁,给根据地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争取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在报告中就经济政策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原则措施。(1)报告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提。(2)报告认为,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是经济建设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日常用品的原料即棉、麻、蔗、竹等的供给问题。为了迅速发展农业,在实行土地革命的基础上,还要解决许多必要的条件和困难,要通过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等形式,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以调剂农村中的劳动力,同时组织犁牛合作社,解决一部分农民缺少耕牛的问题。报告还指出,有组织地调剂劳动力和推动妇女参加生产,是我们农业生产方面的最基本的任务。组织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是解决劳动力问题的必要方法。其他如肥料、种子、水利等问题也必须用力领导农民求得解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3)报告认为根据地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社事业和私人事业三方面组成的,国营经济事业,在当时,只限于可能的和必要的一部分,但它们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配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将成为经济方面的巨大力量,将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的地位。对私人经济,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鼓励,是当时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所需要的。尽可能地发展国营经济和大规模地发展合作社经济,应该是与奖励私人经济发展同时并进的。(4)报告指出,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是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国家银行发行纸币,基本上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单纯财政需要只能放在次要的地位。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要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要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这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5)指出了根据地的对外贸易的方针。这就是,首先是为着自给,其次才是出口,并且要由国家直接经营若干项必要的商品流通,如食盐和布匹的输入,粮食和钨砂的输出等。毛泽东关于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理论和政策,特别是关于发展农业的思想,正确地指导了根据地经济建设,改善了民众生活,创立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有力地支援了人民革命战争,并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其中许多精辟的论述,至今还有指导作用,具有现实意义。全文约3 100字,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 ☚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