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是在骂甲,实则是在骂乙。也说“指桑骂槐”。明《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 “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孙犁 《风云初记》二七:“我没写过这样的信。指桑树骂槐树,那怎么个写法哩!” 指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指责这个人,实际是指责另外的人。 指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明指此而暗骂彼。《金瓶梅词话》六二: 八月里哥儿死了,他每日那边~,百般称快。俺娘这屋里,分明听见,有个不恼的? ◉【指东瓜,说槐树】《醒世姻缘传》九一: 他们却瞒心昧己,不论自己,只笑他人,你一言,我一语,~,都用言语讥诮。 ◉【指桑骂槐】《武则天四大奇案》三三: 此时当我的面,尚敢作不知,~如此,背后更可想见了。 ◉【指桑说槐】《红楼梦》六九: 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暗相讥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