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拔罐疗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拔罐疗法cupping therapy

以罐为工具,借助燃火排除罐内部分空气,造成负压吸附于病畜体表穴区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属传统针灸疗法之一。古代的火罐多用兽角制作,所以又称角法。
操作方法 常用的拔罐工具有竹筒、陶瓷罐和玻璃制罐,也可用大口玻璃罐头瓶代替。拔罐的部位一般选在与患部的体表较平阔之处,如腰背部、肩颈部、腹部等。先以温水抹湿,或于局部涂以不易燃烧的粘糊剂,使被毛紧贴体表,便于火罐吸附。一次可拔一罐或多罐。烧罐的燃烧物,多用草纸片或酒精棉。烧罐方法有:❶投火法。用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纸片烧完,迅速将罐扣在术部。
❷闪火法。用镊子夹一团酒精棉,点燃后伸入罐内烧一下再抽出,而后将罐扣在术部。
❸贴棉法。用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上部,点燃待其烧到最旺时,扣在术部。
❹架火法。用一块不易燃烧而导热性很差的片状物(如姜片等),放在术部,上面放一小块酒精棉点燃后,将罐在上面烧一下,再扣至术部皮肤。还有一种刺血拔罐法或针罐法,即将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毫针在术部浅刺出血,再行拔罐,使所拔部位瘀血消散或积脓吸出。火罐吸附在皮肤上以后,一般应留10~15分钟再起罐。起罐时,术者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手指下压罐的边缘一处皮肤,令空气自一侧进入罐内,即可将罐拿下。
适应症 拔罐疗法具有温经通络、活血逐痹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证、急性扭挫伤、疮疡初起及幼畜消化不良等。
注意事项 溃疡破损处及凹凸不平处不宜拔罐。要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采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纸片未燃的一端向下,避免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的棉花脱下。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不可硬拉或旋动。拔罐后局部出现紫绀色为正常现象,可自行消退。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并涂以龙胆紫,防止感染。

拔罐疗法
主要责任者: 高翔,袁尚华
责任方式: 主编
出版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154 千字
页码: 1-190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R244.3
装帧: 简
语种:中
定价:9.00
出版时间:2001-08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中国民间疗法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中国民间疗法丛书之一,共收录79条词条。
被引频次:1

拔罐疗法cupping therapy

系我国沿用久远的一种民间疗法。此种方法运用各种罐具形成负压吸附原理,近年进展为用仪器、机械形成负压一次数罐至数十罐,治疗项目亦有扩大,对各种肌痛、风湿、扭伤、劳损、关节炎、头痛、神经痛、感冒等有明显效果,价格低廉,应用方便,城乡、居民皆可用。注意卫生,有水疱者注意感染;全身衰竭、发热、有出血性疾病、皮肤有感染者忌用。

拔罐疗法cupping therapy

是利用不同种类的罐,使罐内形成负压吸着于体表一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罐内负压对局部具有机械的吸引作用,可使局部组织充血,甚至导致淤血和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自家溶血现象,同时产生类组织胺物质,可随血液循环刺激并增强各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该法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关节及肌肉痛、神经痛、扭伤、挫伤等。

拔罐疗法bá guàn liáo fǎ

cupping;cupping therap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