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拊缶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拊缶歌》拊缶歌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经过,据《汉书·杨敞传》记载:杨恽,字子幼,杨敞第二子,华阴人。汉宣帝时,霍氏谋反,恽以先闻,封平通侯,迁中郎将。恽居殿中,廉洁无私,然自矜其能,又好发人阴私,因此树敌甚多。与太仆载长乐相失,长乐上书告恽罪,免为庶人。恽既失爵位,家治产业,起宅室,以财自娱。岁余,其友人孙会宗以书柬戒之,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通宾客、有称誉。杨恽报孙会宗书云: “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臣之得罪已三年矣。……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歌呼乌乌,其诗曰: (略)后岁余腰斩。 “拊缶歌”:直译就是敲击瓦器唱的歌。秦人歌唱借此以应节拍。李斯《谏逐客书》中有“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可证。 从上文介绍中,可知杨恽是维护中央统一,反对分裂阴谋的。当然他是忠君的,他廉洁无私,遵奉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教导。生性刚直,对被诬免官“内怀不服”。这都是他后来被诛杀的根本原因。 《拊缶歌》共分两层:前四句叙述在南山耕种, (“田”用作动词, “耕种”之意),因不善耕种,弄得田地荒芜,没有收成,种一顷豆子,没有收获,只长出一堆豆秸。 (萁:豆秸)。结尾两句说:人生当及时行乐,等富贵到什么时候!前后意思连贯不甚紧密。前四句是以耕种没有收获比喻从政无政绩。杨恽既不肯同流合污,又无力改变现状,实在痛苦,他宁可不等这种富贵,归田长为农夫才有真正快乐!这同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近似。但充满积极用世者壮志未酬的愤慨,充满批判精神。 这诗用了一种较隐晦的象征手法,全诗节奏鲜明,前四句是整齐的四言,后两句是散文化的五言,似是脱口而出。前后两层跳跃间隙较大,有“欲言又止,不便深说”的一种压抑感,为政“廉洁无私”要受诬告,脱离政界“长为农夫”种地“有称誉”也不行, “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他预感到大祸临头。所以我们对杨恽诗中因情绪压抑而产生的晦涩不必多所指责,相反,对他的批判精神、抗争精神应多加注意。 拊缶歌汉代文人诗,西汉杨恽作。杨恽,字,子幼,华阴人。为官廉洁无私,但恃才傲物,又好发人阴伏,故朝官多怨。后被免为庶人,自知仕途无望,只有“长为农夫以没世……是故身率妻子,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此诗盖作于此时。杨恽曾在《报孙会宗书》云:“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羔,斗酒自劳。 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歌曰《拊缶歌》。”缶,为秦地一种瓦制乐器,此即他酒后拊缶而歌的歌辞。“田彼南山,芜秽不治”,言虽在南山种田,但田地荒草杂芜,不加整治,其结果是“种一顷豆,落而为萁”,只种不锄草,不收获,任其摇落,最后只剩下豆杆,暗喻乱臣当道,贤良被弃。“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人生在世及时行乐,若要等待富贵功名,那要到何时呢?怨愤之情溢于言表。此诗取喻设譬,貌似逍遥放浪,其实尖锐、辛辣,流露出他仕途失意的愤懑和对当权者的讥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