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1975年10月17日,23个拉丁美洲国家政府的代表在巴拿马城签署《巴拿马协议》,宣布正式成立。该组织现有26个成员国。其组织机构有:最高机构拉丁美洲理事会,由各成员国政府任命一名全权代表组成,每年举行一次部长级例会;技术行政机构常设秘书处,设在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常任秘书由理事会推选;就专门问题制定纲领、计划并协调共同行动的临时性机构行动委员会。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拉美地区合作,支持地区一体化进程,推动制定和执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项目,协调拉美国家对经济社会问题的共同立场和战略。根据《巴拿马协议》,该组织是拉美国家协调共同立场,“维护拉美国家真正合法利益”和“协调拉美国家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做出努力”的常设机构。该组织对推动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 亚洲开发银行   世界林业大会 ☛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Latin Amecian Economic System (LAES)

拉丁美洲国家协调经济社会事务提供组织形式的区域性安排。1975年10月,拉美洲2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在巴拿马城签署《巴拿马协议》,宣告成立拉丁美洲经济体系,以取代原来的拉丁美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根据协议,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是拉美国家协调共同立场,切实维护拉美国家的真正合法利益和协调拉美国家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所做努力的常设机构。体系的宗旨是促进地区合作,支持地区一体化进程,推动制定和执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项目,协商和协调拉美洲国家对经济社会问题共同立场和战略,赞助并保证本地区贫困国家享受优惠待遇的措施,推动建立各种拉美跨国公司。组织机构有拉丁美洲理事会、常设秘书处、行动委员会等。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丁美洲国家的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1975年10月在墨西哥、委内瑞拉倡议下,拉美23国签署《巴拿马协议》宣布成立拉丁美洲经济体系。1994年有27个成员国。总部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Latin American Economic System,LAES

拉丁美洲地区进行协商、合作和共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常设机构。1975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其成员主要是拉美国家。宗旨是:促进地区合作;支持地区一体化进程;推动制定和执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项目;协商和协调拉美国家对经济社会问题的共同立场和战略;加强原料出口国组织,维护成员国的原料出口价格和市场;赞助保证本地区贫困国家享受优惠待遇的措施;推动建立各种拉丁美洲跨国公司。组织机构:拉丁美洲理事会是最高机构,每年举行一次例会。技术行政机构为常设秘书处。行动委员会是拉丁美洲经济体系独特的组织形式,为临时性机构,负责具体项目和特别计划的调研、制定和协调共同行动立场。主要活动:截至1990年9月共举行16次理事会例会。1990年9月6~7日在加拉加斯举行16次理事会例会。本次例会讨论了外债、与世界大的经济集团的贸易关系以及加强一体化等问题。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Latin American Economic System

拉丁美洲国家间的区域性经济协调和合作组织。1975年10月,23个拉美国家代表在巴拿马城签署《巴拿马协议》宣布成立。其宗旨是促进拉美地区合作,加速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各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政策,通过协商在国际机构和会议中对第三国和其他国家集团就经济和社会问题采取共同立场和战略。其最高决策机构是拉丁美洲理事会,行政机构为常设秘书处。总部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间的区域性经济合作与协调机构。根据1975年10月23个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签署的《巴拿马协议》而成立,以取代原来的拉丁美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成员包括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基本宗旨是:促进拉丁美洲地区的合作,加速各成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协调拉丁美洲各国(地区)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政策,增强对第三国和国际经济集团的谈判能力。主要活动有:制定和执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项目;建立各种多国联营公司,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组织原料出口,维护成员的原料出口市场和价格;支持拉丁美洲地区一体化,扩大区域内部的贸易往来。机构设置:拉丁美洲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它由成员政府各委任一名全权代表组成;常设秘书处为行政机构,执行理事会的决议并完成理事会交付的各项工作;行动委员会负责具体项目和特别计划的调研、制定和实施。总部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主要出版物有《拉丁美洲经济体系简讯》、《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动态》等。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丁美洲国家政府间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1975年10月由二十三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代表在巴拿马城签署《巴拿马协议》宣布成立。主要任务: 协调成员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政策; 用成员国的民族资本促进建立各种多国联营公司; 维护成员国的原料出口价格和市场; 改善成员国取得机器设备和技术的条件; 支持地区经济的一体化等。成员有阿根廷、巴西、古巴、智利、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等二十五国。最高机构是拉丁美洲理事会。常设秘书处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丁美洲国家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根据1975年10月23个拉美国家代表在巴拿马城签署的 《巴拿马协议》成立。总部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其宗旨是: 促进拉美地区合作;加速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通过协商,在国际机构和会议中对第三国或其他国家集团就经济和社会问题采取共同立场和战略等。成员国有: 阿根廷、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巴西、古巴、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特拉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委内瑞拉等26国。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Sistema Economico Latinoamericano

拉丁美洲国家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根据1975年10月23个拉美国家代表在巴拿马城签署的《巴拿马协议》成立。总部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其宗旨是:促进拉美地区合作;加速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协商,在国际机构和会议中对第三国或其他国家集团就经济和社会问题采取共同立场和战略等。成员国有:阿根廷、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巴西、古巴、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特拉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委内瑞拉等26国。

☚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经济领土 ☛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Econo-mic System of Latin Ameri-ca

由拉丁美洲国家建立的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根据1975年10月23个拉美国家代表在巴拿马城签署的《巴拿马协议》成立,总部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其宗旨是: 促进拉美地区的经济合作,加速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成员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政策。成员有阿根廷、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巴西、古巴等26国。最高决策机构为拉美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全权代表组成。行政机构为常设秘书处。并先后成立过有关发展食品、肥料、种子、水产、肉类、手工艺、药品、旅游等以及支持危地马拉救灾、支持尼加拉瓜复兴计划、支持巴拿马开发运河区、建立拉美科技情报网等十四个行动委员会。

☚ 拉美经委会   中美洲共同市场 ☛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Latin American Economic System—LAES

拉丁美洲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根据1975年10月18日23个拉美国国家的政府代表在巴拿马城签署的《巴拿马协议》成立。至1981年4月成员国增至26个。其宗旨是:促进拉美地区的合作,加速各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拉美经济独立和集体安全,协调成员国在国际机构和国际会议上的共同立场和战略,加速拉美经济一体化进程。先后成立发展食品、肥料、种子、水产、肉类、药品、旅游及支援危地马拉救灾,支持巴拿马开发运河区,支持尼加拉瓜复兴计划,建立拉美情报网等14个行动委员会和一些专业性多国公司。1982年8月,最高权力机构通过了《拉美经济安全和独立战略》决议,并制定推动各国在农业、外贸、科技、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合作的两年计划。机关刊物有:《拉美经济体系简讯》,《拉美经济体系动态》。最高决策机构是拉美理事会,行政机构是常设秘书处。总部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

☚ 拉美一体化协会   中美洲国家组织 ☛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协调的常设机构。成立于1975年10月17日,以取代原来的拉丁美洲经济合作委员会。目前有成员国超过25个。总部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宗旨: 促进地区合作,加速拉美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 协调拉美各国的经济事务政策,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扶助本地区贫困国家; 推动拉美跨国公司的建立与发展。组织机构: 最高权力机构是拉丁美洲理事会,由成员国各派1名全权代表组成,每年开一次会,负责制定总政策并协调对外立场;常设秘书处为执行机构; 另外设有独特的行动委员会,负责具体项目和特别计划的调研、制定和协调。该体系成立以来,对加强拉美地区内各区域性组织的联系和合作,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加勒比共同体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Latin American Economic System,LAES

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协调的常设机构。1975年3月,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和委内瑞拉总统佩雷斯发表联合公报并致函拉美各国首脑,倡议成立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取代原来的拉丁美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同年10月23日拉美23国政府代表在巴拿马城签署《巴拿马协议》。该协议1979年6月7日生效,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正式成立。拉美经济体系有成员27个(1994年):阿根廷、巴巴多斯、巴拉圭、巴拿马、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危地马拉、委内瑞拉、乌拉圭、牙买加、智利、伯利兹、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格林纳达、圭亚耶、海地、墨西哥、古巴、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拉美经济体系总部常设秘书处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Caracas)。该组织的宗旨为:促进地区合作;支持地区一体化进程,推动制订和执行经济发展规划与项目,协商和协调拉美国家对经济问题的共同立场和战略;赞助保证本地区贫困国家享受优惠待遇的措施;推动建立拉丁美洲跨国公司。拉丁美洲理事会为该体系最高机构。由各成员国1名部长级代表组成,每年一次例会。必要时,可举行部长级和非部长级特别会议。理事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报告人1人,由各国代表轮流协调对第三国的共同立场。常设秘书处为该体系的技术行政机构。常任秘书由理事会推选,任期4年。秘书处职责为完成理事会委托的各项工作,执行理事会决议,准备和研究各项计划;协助成立行动委员会,草拟预算,并为各种会议提供服务。另外根据理事会或有关成员国的决定建立临时性的行动委员会。每个行动委员会至少有3个成员国组成,其他成员国可自由加入或退出。委员会负责专门问题或特别计划的调研,制订和协调共同立场。1981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巴拿马城召开第一次部长级协商会议,通过《巴拿马声明》。声明阐明了拉美经济体系成员国在贸易、基本产品、资金来源等方面对美国采取的共同原则和立场。1985年12月举行的第11次理事会例会,主要讨论了成员国面临的严重经济形势,工业大国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和拉美地区的外债等问题。会议通过《加拉加斯宣言》。重申成员国间应加强合作;增加本地区的内贸,取消非关税壁垒,改进信贷和支持手段;强调反对某些发达国家因政治目的对本地区国家采取强制性经济措施。1987年1月,26国经济部长开会,通过关于改善初级产品价格的危地马拉声明以减少消除拉美地区初级产品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行动计划。1988年9月第14次理事会例会拟定了拉丁美洲新工业政策。1990年9月,该组织在加拉加斯举行第16次部长理事会。会议讨论了外债形势,拉美与世界经济集团的贸易关系,以及加强拉美经济一体化问题。

☚ 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
000010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