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拉丁美洲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拉丁美洲史

拉丁美洲史Ladingmeizhoushi

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一般认为,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属蒙古利亚人种,约在四、五万年以前由亚洲东北部进入北美阿拉斯加,逐渐南下,散居在整个美洲。拉丁美洲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至15世纪末期,绝大部分印第安人处于原始公社的不同发展阶段,少数地区建立了早期奴隶制国家,创造了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1492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后,西方殖民国家开始侵入拉丁美洲,屠杀印第安人,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建立了殖民统治。西班牙占领了除巴西以外的大部分地区,葡萄牙统治着占拉丁美洲总面积七分之三的巴西,法国和荷兰占有部分殖民地。因西、葡属拉丁语系,拉丁美洲由此得名。西葡两国将本国的封建制度移入殖民地,委印总督掌管殖民地最高权力,建立起封建等级制度和大庄园、大种植园和大采矿场,强制推行天主教。由于受到血腥屠杀和残酷奴役,印第安人大批死亡,殖民者又开展奴隶贸易,将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运到拉丁美洲。
殖民统治严重阻碍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引起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其中包括在政治经济上处于无权地位的土生白人与少数上层白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1791年,海地首先爆发革命,1810—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掀起民族独立战争,并取得了胜利。1822年巴西宣布与葡萄牙决裂,成为独立的帝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基本摧毁了西、葡封建性的殖民统治,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奠定拉美国家的基本格局,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但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因素薄弱,独立运动的领导阶级主要是有色人种的奴隶农奴或土生白人地主,他们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拉美各国独立后,封建性的自给自足经济单位大庄园膨胀,广大农民失去土地被迫依附于大庄园,经济发展停滞。在政治上,军人上层在大地主阶级和天主教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依靠暴力建立起军人专政的独裁体制,武装政变不断,政局混乱。英美等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趁机向拉丁美洲扩张,进行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拉美各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民族资产阶级自19世纪后期领导开展了民族民主运动。1868—1878年和1895—1898年古巴爆发了两次独立战争。1889年,巴西建立共和国。1910—1917年,墨西哥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主要敌人,以反美反独裁为基本内容的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形成以工农大众为主力、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群众斗争。1926—1934年,桑地诺领导了尼加拉瓜反美爱国游击战争。1934—1939年,墨西哥卡德纳斯政府进行改革,把外国资本控制的企业国有化,推行土地改革。1950—1954年,危地马拉阿本斯政府进行民主改革。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60年代以后,加勒比海地区一些殖民地相继独立。
经过长期斗争,拉美许多国家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以发展民族经济为中心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较快。50—70年代,拉美国家国民经济平均增长为5.5%。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最为突出,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又造成拉美国家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等困难。为彻底改变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增强独立自主发展的能力,6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开展经济一体化运动,加强区域性合作。在政治上,拉美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一些国家的军人政权逐渐让位于民选政府。在国际舞台上,拉美国家坚持反帝反霸,维护国家主权,开展争取和保卫200海浬领海权的斗争,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美国史   非洲史 ☛
000044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