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蔬菜病虫害防治
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从60年代初开始,主要以长春、吉林两大城市为主。由于蔬菜种植面积小,农药品种单一,防治水平不高。
进入70年代,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杀菌剂有代森锌、代森铵、百菌清、敌克松、病霉霜、克菌丹等;杀虫剂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敌杀死等;生物制剂有白僵菌、青虫菌、苏芸金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重点对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虫害进行全面防治,如黄瓜霜霉病、细菌角斑病;大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茄子黄萎病。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蚜虫和地下害虫(地老虎、蝼蛄)。每年防治面积1.7万—2.0万公顷,挽回蔬菜损失1亿—1.5亿公斤。
80年代初,根据农牧渔业部、卫生部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的通知》(82)农(农)字第4号文件中的“高残留农药666、DDT、氯丹不准在果树、蔬菜、茶叶等作物上使用”的规定,积极宣传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取代有机氯农药。主要杀虫剂有杀灭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百治屠、西维因、杀虫双、除虫精粉、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
在防治技术上,
❶推广大白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这项新技术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使用生物制剂,合理选用化学农药,相互协调使用,控制主要病虫危害,使产品内农药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标准。从1984年开始试验、示范,到1990年累积推广面积9.7万公顷,生产无农药污染(农药残留量在国家允许标准以下)黄瓜、大白菜42亿公斤。198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❷推广乙磷铝防治黄瓜霜霉病。1981—1983年在长春、吉林、、浑江、辽源等市推广应用,三年累积推广面积5 076公顷,保护地平均防效80%以上,挽回损失20%—30%,露地平均防效70%,挽回损失10%左右。1984年列为吉林省重点推广十项农业技术之一;
❸推广黄瓜嫁接技术。黄瓜嫁接技术,是利用黑籽南瓜作砧木,黄瓜作接穗的抗黄瓜枯萎病、抗低温、提高植株生长势的有效措施。从1981年开始试验,到1990年全省推广应用累积嫁接育苗面积133公顷,每公顷增加产量35 1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