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拈花微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拈花微笑

佛教语。谓心领神会,参透禅机。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大梵天王献上金色波罗花,佛即拈花示众,大众不解其意惟有摩河迦叶破颜微笑。佛说,这是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法门,今付与迦叶。因此,后世禅宗推尊迦叶为始祖。见宋普济《五灯会元》一《迦叶佛》。

心意投合

心意投合

契心
与个人的心意、志趣等相合:合胃口
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心着意 知心知意
思想感情和心意投合:兰臭
感情亲密,心意投合:情亲意合
心意非常投合:心印
 彼此心意相通,十分投合:心心相印 相印以心
 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心有灵犀
 彼此心领神会,心心相印:会心
 心心相印,会心:拈花(拈花微笑;拈花一笑)
(性情和志趣投合:情趣相投)

☚ 相投   意气相投 ☛

心意相通

心意相通

彼此思想一致,心灵相通:息息相通
彼此了解,心意相通:知心知意 知人贴意 知心着意 贴心着意 贴心贴意
形容彼此双方感情融洽,心意相通:相视而笑
彼此相隔遥远而心相通:遥以心照
彼此相隔遥远而心灵和情感相通:千里不远
彼此心领神会,心意相通:拈花微笑 拈花一笑
彼此的心意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
双方的心意完全一致:两心一体 双心一意

☚ 心意真实   各种人的心意 ☛

拈花微笑

《辞源》源云: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见《五灯会元·一·迦叶佛》。
按,此语源出等,诸本皆有新见。江苏版《成语词典》云:语本《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花),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时迦叶奉佛敕,顶礼佛足退。”世尊,佛家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亦从其见。此语之出,诸本补逸二例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东壁画散花天女,内一垂髫者,拈花微笑,樱唇欲动,眼波将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是亦缘也。”

拈花微笑nián huā wēi xiào

佛家语,原指禅宗以心传心,参禅悟理。后用以比喻心心相印。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迦叶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花)示众,是时众皆寂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拈花微笑niānhuā-wēixiào

拈:捏取。原为禅宗语。《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载: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众人都没有反应,只有迦叶“破颜微笑”,释迦牟尼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后世禅宗即因此推尊迦叶为始祖。“拈花微笑”是禅宗一大公案,言不用语言,以心传心,参悟禅理。后以指彼此有缘而情意相通,心心相印。也指持花微笑的样子。

拈花微笑niān huā wēi xiào

❶ 原佛教禅宗语。指以心传心,参悟禅理。《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此佛教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公案。
❷ 后比喻彼此心领神会,心意相通。也作“拈花一笑”。

拈花微笑niānhuā-wēixiào

〔连动〕 拈,用手指拿。原是佛教用语。指禅宗的以心传心。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后用以喻彼此心心相印。《镜花缘》100回:“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
△ 褒义。多用于表示会心、默契,彼此心意一致。
也作“拈花一笑”。

拈花微笑niān huā wēi xiào

拈:用手拿着。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比喻互相会意或默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