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平分方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平分方针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平分方针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曾经采取的分配土地政策。1929年7月,在毛泽东指导下召开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总结了闽西土地革命斗争经验,提出区别对待大小地主与富农,保护大小商人,集中打击地主的政策。会议除规定“自耕农田地不没收”,对在乡的地主“酌量分与土地”外,在分配方面,规定了以“抽多补少”为原则,而不再打乱平分,实行按人口平均分配的方法。1930年6月,红军第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在长汀南阳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了《富农问题》的决议,指出应该于“抽多补少”之外再加上“抽肥补瘦”原则,以避免富农自己把持肥田,把瘦田让人。从而使党的土地革命政策逐步丰富和完善起来。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仍沿用“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原则行之于地主、富农和贫农之间是对的,如果把中农也列入抽补范围,则必然会侵犯中农的利益。所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分配土地,以乡或等于乡的行政村为单位,在原耕基础上,按土地数量、质量及位置远近,用抽补调整方法按人口统一分配之。”这样,就避免了侵犯占有土地较多的中农的利益,使我国的土地改革政策日臻完善。 ☚ 兴国县土地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