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缁pī zī穿上缁服。缁,黑衣,僧人穿的衣服。齐己《夏日寓居寄友人》:披缁影迹堪藏拙,出世身心合向闲。 披缁pī zī指出家为僧。齐已《夏日寓居寄友人》:“披缁影迹堪藏拙,出世身心合向闲。” 披缁 披缁pīzī━━ 缁,黑色衣服,僧尼所穿。代指出家的僧尼。唐·齐己《夏日寓居寄友人》诗:“披缁影迹堪藏拙,出世身心合向闲。” ☚ 青霓 卓锡 ☛ 出家 出家废身 离尘 避俗 脱俗 白椎 白槌 出家为僧:悟道 薙染 披缁 被缁 出世离群 出家当僧尼:遁入空门 遁迹空门 托足空门 托迹空门 一钵空门 空门寄迹 空门托足 剃掉头发做和尚或尼姑:落发(落发出家)披削 披剃 剃度 剃发 剃头 削发(削发出家;削发披缁;被缁削发;披缁削发) 祝发(祝发空门) 剃发出家为僧:剃度 落簪 翦发 落发为僧 出家而不剃发:带发修行 出家为僧而未剃度:披发
另见:理发 尼姑 僧人 ☚ 烧香 供奉 ☛ 披缁披緇pī zī指僧尼。《医学心法·妇人产后》:“以削发披缁之辈,而从事妇女产科一门,已违如来大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