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馆四善
指康有为(1858—1927)关于报纸作用的四点认识。言出于1898年他写的《上清帝第四书》。他认为报馆(即报纸)的好处有四端(四善),即:(一)指陈时事。“常足以匡政府所不逮,备朝廷之采,其善一也。”(二)“胪陈各省利弊,民隐得以上达,其善二也。”(三)“翻译万国近事,借鉴敌情,其善三也。”(四)可载新政之事。“或每日一出,或间日一出,或旬日一出,所载皆新政之事,其善四也。”由于他的写作对象是光绪皇帝,因而“四善”说是以皇帝及皇帝赞成之新政为转移的,其理论根据是:“唐虞有明目达聪之典,三代有谤木谏鼓之条,自古创业,定难之君,必赖广听兼纳之益。”“中国百弊,皆由蔽隔,解蔽之方,莫良于是”(指办报)。我国的研究者认为,康有为关于报刊作用的认识,没有超出他的前辈诸人(王韬、郑观应、陈炽等等),他兴设报馆的本意,在于借以更有效地统一舆论。在他看来,报纸作用应置于政府臣属地位,为政府的顾问参议、为政府拾遗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