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军大将军 抚军大将军武官戎号名。始置于三国时期。《资治通鉴·魏纪·文帝黄初七年 (公元226年)》: “ (五月) 丙辰,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并受遗诏辅政。” 胡三省注: “沈约 《志》 曰:中军将军,汉武帝以公孙敖为之,时为杂号。镇军、抚军,皆始于此。中、镇、抚三号比四镇。” 《晋志》: “诸大将军开府位从公者,为武官公。” ☚ 抚军司马 副贰 ☛ 抚军大将军fǔ jūn dà jiāng jūn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掌征伐或留守,驻守。《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吴将诸葛瑾、张霸等寇襄阳,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讨破之......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为骠骑大将军。"后司马师、司马炎相继任抚军大将军,掌朝政。其后,晋、十六国汉、后秦、西秦等沿置。南朝宋、齐,北魏等也置。 抚军大将军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 (220—226)中置,在文帝出征时总留守事,权任甚重。晋、南朝宋皆二品,齐时位从公。北魏二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