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抚仙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抚仙湖

 

(明)王彦


 湖水涵虚混太清①,仙人何代不知名。
 澄波滉漾青山落②,遥汉昭回宝月明③。
 素魄每添吟客兴④,流光休动故乡情。
 相看欲洗浮名利, 独倚南楼到二更。


 【题解】
 抚仙湖在澄江县城南。湖中有二石耸立,似仙人抚肩巡游,各抚仙石,湖亦因以得名。湖面积212平方公里,是我国深水湖泊之一。湖水澄清碧绿,琉璃万顷,远山近水,洲岛错落,风光十分迷人。此诗写抚仙湖空明清迥的月夜景色。
 【作者】
 王彦,字士俊,江西安福人。明永乐进士,曾任刑部郎中、澂江知府等。
 【注释】
 ①此句谓湖水浩渺无际,与天空融为一体。太清,天空。②滉漾:水广大无涯貌。③汉:银河。昭回:谓云汉星辰光照运转于天,使夜空晴朗。④素魄:月亮的别称。也指月光。
抚仙湖

抚仙湖Fuxianhu

古称大池、罗伽湖,又名澄江海。我国第二深湖。在云南省江川、华宁和澄江三县间。湖呈南北狭长形。南北长31公里,东西最宽处11公里,最窄处仅4公里。面积217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 875米,蓄水量173.5亿立方米,平均水深80米,最深151米,蓄水量相当于滇池和洱海总蓄水量的4倍,水深仅次于白头山天池。抚仙湖属断陷湖类型,它是强烈的地面断裂活动所形成的地堑式盆地积水所致,所以湖泊长轴延伸方向与南北向构造断裂相一致。抚仙湖西南有一条约1公里的山谷河道——隔河(又称海门河),通向星云湖。星云湖的水面比抚仙湖高,湖水日夜从海门河流入抚仙湖。抚仙湖有一种著名的抗浪鱼,它喜欢抗浪逆行,但从不越过二湖之间的“界鱼石”进入星云湖;星云湖中有一种大头鱼,也常常沿海门河而下,但也不越过“界鱼石”而进入抚仙湖。这是因为二湖的生态环境不同。抚仙湖深度大,湖水清澈,透明度大,属于贫营养性湖泊。抗浪鱼适应于水深浪大、水草稀少和环境贫瘠的湖中生活。而星云湖为浅水湖泊,水绿色,透明度小,含有机质多,属于富营养型湖泊。大头鱼适应这种水温高、渔饵丰富的湖水生活。抚仙湖水源主要靠周围山地河川径流及泉水补给,其中与星云湖相通的海门河占入湖径流主体。抚仙湖的出水道有海口河和铁荪河,它们从湖东部流出后注入南盘江。抚仙湖具有蓄洪、灌溉、航运、发电等多种功能。湖贮水量大,灌溉着沿湖近20万亩土地。湖中有数条航线,担负着沿湖地区物资运输。它的出水口——海口河,长15公里,落差达385米,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现已建有水电站。抚仙湖除出产特有的抗浪鱼外,还产鲤、青、鲢、马鱼、金线鱼等20多种经济鱼类。

☚ 洱海   青海湖 ☛
抚仙湖

抚仙湖

位于县城南。云南三大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之一。湖中二石耸立,似仙人抚肩巡游,石、湖因此得名。湖南北长60公里,最宽处约5公里,面积约204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51米,为我国深水湖泊之一。北面平坦开阔,其他三面群山如屏。西为玉笋山,山如玉笋,耸入蓝天,景称“玉笋晴岚”。东有温泉数脉,东北为象鼻岭。西南有长约1公里的山谷河道,与江川县的星云湖水浪相通。河道中段岸壁上,镌“鱼界石”三字,旁刻一诗:“星云日向抚仙流,独禁鱼虾不共游。岂是长江限天堑,居然尺水割鸿沟。”是说两水相通,鱼不往来,乃天下奇观。湖中孤岛,在朦胧烟雾中时隐时现。湖水晶莹碧蓝,风波起处,白浪如银链翻滚;风平浪静,湖面一片澄清。

☚ 2. 澄江县   海口桥 ☛

抚仙湖

中国第二深湖,深度达151.5米。云南省第三大湖。面积217平方公里。在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为断层湖。东经海口河(唯一的出水口)注入南盘江。为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