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折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折纳唐后期在进行财政收入的征集、分配过程中采取的一种巧取方法,安史之乱以后,唐国家财政极为空虚,朝廷主管财政的长官度支采取折纳的方法,在分配时,将征来的物品,本价外增加若干,作出虚价,发给各官司,使受物品者所受钱数不短,实物却打了折扣;在征取时,对州县以物品恶劣为理由压低缴来的物价,使补足缺额,朝廷在增价与压价中渔利。两税法实施后,折纳又用于两税实物的征收,本应交纳的钱谷,临时折成绢帛,或再将已折成绢帛的两税再次折成钱币,辗转折纳,变相地大大加重了两税的负担。尽管折纳屡为朝廷禁止,但自唐至五代和宋始终存在。 折纳把应交的粟帛以钱折价交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