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造林技术
甘肃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 成活率和保存率低, 需注意采用抗旱造林技术。其要点如下:一是选择抗旱耐旱树种。以灌木为主, 乔灌结合, 如侧柏、油松、刺槐、柠条、毛条、花棒等; 二是采用容器育苗造林; 三是利用径流造林, 采取各种径流集水办法, 蓄积降水用于树木生长;四是采用合理的整地技术,根据地形、坡度和土地条件, 采取鱼鳞坑、水平沟及反坡梯田等整地方式,并抢在雨季前整地,以蓄水保墒;五是造林密度宜稀不宜密,这样有利于树木对有限水分的利用;六是营造混交林。使深根、浅根树种对土壤不同层次水分,都能有效地吸收;七是选择适宜的造林季节。一般夏季雨水多,土壤墒情好时,秋季造林比春季好,但冬季多风处,二阴山区和川灌区则以春季造林好。雨季造林应适时偏早,以雨前造林为宜;八是进行覆盖栽培。兰州、皋兰、靖远及河西等地群众,长期采用铺砂栽培果树,这是果树抗旱栽培的重要方式。果园中铺砂,具有保水、保土、保肥、压碱、减少杂草、防止雨后表土板结,减少蒸发等作用。河西戈壁滩上的葡萄园,在葡萄定植后,在沟面上铺2~3厘米厚的小石子, 以利保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