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抖空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抖空竹

中国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参加者用两根短棍,系上绳子,将空竹(中间有轴,两头安装挖成空洞的竹轮)扯动旋转,做串绕、抡高、对扔、过桥等动作。空竹有单轮、双轮之分,参加者可为1人、2人或多人。抖空竹可锻炼协调性、柔韧性、动作准确性。

抖空竹

抖空竹

民间庭院游戏。亦称“抖嗡”、“抖地铃”、“扯铃”。最早始于明代。空竹也叫 “空钟”、“空筝”、“响簧”、“响铃”、“地龙”、“地牛黄”、“闷葫芦”等,由一根儿短柱头上连着轮形轴构成,分为单轴、双轴两种。短柱儿是竹制细腰,轴是木制空盒,上面有四五个哨孔,旋转时能发出鸣声。清代抖空竹也很盛行,李虹岩《朝市丛载·时尚》中就有庙集时抖空竹的记载,艺人们可以 “抛起数丈之高,仍以绳承接,演习各样身段。”至今民间仍时有人玩耍,并成为一种传统杂技艺术而保留在舞台上。

☚ 抓子儿   打尜尜 ☛
抖空竹

抖空竹Doukongzhu

是我国的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有较久的历史。空竹又叫空钟、响簧、地龙、闷葫等。普通的空竹分单轴和双轴两种,轴内是空的,每个轴上有4、5个孔不等,孔内用木片作笛以便抖时发出响声。连着轴有一个圆柱状的把,把的中段精细。空竹除木制的以外,还有竹制的,还有用茶壶盖等代替的。抖时把空竹悬于系在两根小棍顶端的细绳上,玩者手持木棍来回拉动,便可以产生旋转,并随速度的加快发出嗡嗡的响声。抖空竹的动作十分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❶“鸡上架”。就是待空竹急转之后,将绳扣解开并把它高高抛起,用棍接住,使之在棍上跳或滚转到另一棍上。
❷“仙人跳”。用脚踏在绳的中央,使脚一侧转动的空竹由脚背跃过至另一侧。
❸“满天飞”。将之抛起,然后用绳接住,再抖或再抛掷。
❹“放捻转”。仅单轴适合这种玩法, 就是把无轴的一端放在平滑的地面上,使它旋转,在转速减慢时再抖之。此项目有一定的趣味性, 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 皮条   放风筝 ☛

抖空竹

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盛于明代,后演变成杂技项目。空竹多为木或竹制,分单、双轴,轴形如小轮。绳绕空竹木把上来回拉动使其旋转,随之速度转快,发出嗡嗡响声。参见“艺术”中的“抖空竹”。


抖空竹

又称“扯铃”。原为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游戏,经艺术加工提高为杂技节目。演员用两根短竿系上绳子,将空竹(中间为一轴两头各安装挖有空洞的竹轮)扯动旋转,做串绕、抡高、对扔、过桥等动作。参见“体育”中的“抖空竹”。

抖空竹

抖空竹

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体育项目之一。空竹由木制或竹制,又称 “响簧”、“空钟”、“扯铃”、“闷葫芦” 等。盛行于明代,后演变为杂技项目。空竹分单轴和双轴两种。轴形如小轮由两片木或竹片夹制而成,中为空心,轴上有4—5个小孔,内嵌小木片,高速转动时发声。抖空竹时,双手各持一小木棍,两棍之间用线连接,以线绕空竹,持木棍,木棍上下来回扯动,空竹即急速旋转并发出悦耳的响声。常见抖空竹的技巧有: “满天飞”、“鸡上架”、“放捻转” 和 “仙人跳” 等。

☚ 抢花炮   抽陀螺 ☛
抖空竹

抖空竹

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体育项目之一。空竹由木制或竹制,又称 “响簧”、“空钟”、“扯铃”,“闷葫芦”等。盛行于明代,后演变为杂技项目。空竹分单轴和双轴两种。轴形如小轮由两片木或竹片夹制而成,中为空心,轴上有4—5个小孔,内嵌小木片,高速转动时发声。抖空竹时,双手各持一小木棍,两棍之间用线连接,以线绕空竹,持木棍,木棍上下来回扯动,空竹即急速旋转并发出悦耳的响声,常见抖空竹的技巧有: “满天飞”、“鸡上架”、“放捻转”和 “仙人跳”等。

☚ 抢花炮   抽陀螺 ☛

抖空竹

play diabolo;play with a diabolo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