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
这是陈云1949年12月25日在全国钢铁会议所作总结的一部分。这次钢铁会议制订了1950年全国钢铁生产计划,确定了以东北为全国钢铁工业建设的重点,华北、华中等地以经济恢复为主的方针。会议还讨论了技术人员的培养问题,并对全国钢铁工业技术人员的配备作了通盘筹划。鉴于东北是全国钢铁工业建设的重点,但技术人员最为缺乏,因此会议决定从华北、华东、中南地区抽调大批技术人员赴东北工作。当时,动员工作出现困难,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不大愿意把人送出来,陈云批评了这种本位主义思想。他指出,目前国家财政这样困难,下决心在东北建设钢铁工业,这是国家大事,只作本位打算,就是破坏全局。陈云指出,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需要发展工业,这就需要技术。我们有勇敢战斗的精神,这很好,但还不够,还要掌握科学技术,并且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家共同努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的,只要领导正确,他们是可以做些事业的。这些人是我们的“国宝”,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要很好地使用他们。陈云正确地分析了技术人员的思想状况,指出他们建国后在思想政治上有很大的变化,绝大多数的技术人员是愿意为人民服务,愿意改造思想的。因此,对技术人员要采取信任的态度,在物质上也应有必要的保证,不要使他们有家庭之累。这表明,陈云在建国初期就从建设国家、管理生产的高度,提出了对科学技术人员作用的认识问题,体现了技术人员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的重要思想。全文约1 200字,载《陈云文选1949—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