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承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經穴 > 承漿 承漿 chéngjiāng 亦稱“天池”。在頤前脣下凹陷處。承,指承接;漿,指口中漿液。因其處可承接口涎,故名。主治口喎,面腫,流涎。其穴始載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素問·氣府論》“下脣一,斷交一”張介賓注:“下脣一,承漿穴也。”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承漿,一名天池,在頤前下脣之下,足陽明任脈之會,開口取之。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任脈》:“承漿,主治偏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口噤不開,暴瘖不能言。” 承浆chengjiang针灸穴名。牛称命牙穴。出《抱犊集》。位于下唇腹侧;马在下唇正中,距下唇前缘约3厘米,颏肌前缘的凹陷正中,一穴。刺入皮下是口轮匝肌,有下唇动脉、静脉和颏神经分布;牛在下唇正中,有毛与无毛交界处,刺入口轮匝肌内,有颏动、静脉及颏神经分布。马以小宽针或圆利针向上刺入1厘米;牛以中(小)宽针刺入1厘米出血。具有祛邪、通络、泻热、助消化作用。主治口疮、咽痛、齿龈肿痛及马中风、歪嘴,牛唇肿流涎、五脏积热和胃肠炎。电针麻醉时马配分水,牛配山根可作头颈部外科手术。 承浆❶人体部位名。在下唇中央部下方凹陷处。盖口中有水浆外溢多流经此处,故名。 承浆Ch'eng chiang系任脉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在颏唇沟正中。施针时斜刺0.5~1寸。主治三叉神经痛、呕吐、牙痛、流涎、面神经麻痹、精神分裂症等。 承浆经穴名。别名“天池”、“鬼市”、“垂浆”、“悬浆”。属任脉。位于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主治:口眼斜,唇紧面肿,齿痛齿衄,流涎,口舌生疮,暴喑,消渴,小便不禁等。斜刺0.3—0.5寸;可灸。 承浆chénɡjiānɡ❶经穴名。代号RN2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悬浆、天池。属任脉。位于面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主治牙痛、流涎、口腔溃疡、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斜刺0. 3 ~0. 5 寸。 承浆 承浆CV24Chengjiang任脉穴。首见《甲乙经》。《素问·气府论》所载的“下唇一”,王冰注即本穴。别名天池、鬼市、悬浆、垂浆。是足阳明胃经与任脉的会穴。位于前正中线,颏唇沟中点凹陷处。正坐仰靠取之。穴位在口轮匝肌和颏肌之间; 有下唇动、静脉;并有颏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的下颌支。 承浆 一般直刺0.2~0.3寸。针后局部胀痛。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面部、口唇等疾患,如偏风口,唇紧,面肿,齿痛,流涎,牙关紧急,暴瘖不能言,癫、狂、痫,消渴,遗尿,中风等。现又多用以治疗口腔溃疡,面神经麻痹,精神分裂症,糖尿病,三叉神经痛,口唇泡疹等。 ☚ 廉泉 长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