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
札记,张竹坡撰。见《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卷首。共一百零八条,大体说来,内容可分三部分。第一条至第十四条论章法;第十五条至第三十二条为人物论;三十三条以下系杂论,涉及史笔、隐名、作法、作意等。集中地代表了张竹坡的评点理论,颇为引人注目。首先,对《金瓶梅》的作者和主题,提出了“寓意说”。第三十六条云:“作小说者,概不留名,以其各有寓意,或暗指某人而作……总之,作者无感慨,亦必不著书,一言尽之矣。”这和明中叶以来进步小说理论中的“发愤著书说”一脉相承。其次,较高评价了《金瓶梅》的价值,第五十三条云: “若我看此书,纯是一部史公文字”,认为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巨著,极利于认识写实之社会。第三,较为细致地观照《金瓶梅》的艺术奥秘,内容涉及小说的结构、情节、语言、创作手法,尤其是人物描写的理论,成为我国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第十六、十八、八十二、八十九、八十四、四十三、四十五、五十四、七十一等,都是显例。然亦有穿凿附会之外。但瑕不掩瑜,它对《金瓶梅》的深入研究以及追溯明清小说评点派的兴起和发展,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