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批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批复;批示;指示pīfù pīshì zhǐshì

【同】 都是动词兼名词。作为动词,都指上级给下级提出指导性意见;都是中性词;都兼用于书面和口语;都能作谓语。作为名词,都指上级给下级作出的指导性意见,都是下行公文,都可以书面形式出现,都有政策性和强制性。
【异】 “批复”作为动词,侧重指上级对下级的请示、请求等表态,作出同意或否定的答复,批准或否决下级的请求;常作谓语。作为名词,指上级对下级的请求所作出的答复意见,指这种下行公文。只适用于上级对下级,适用范围很小。[例]我们还在等待上级~。-上级的~已经下来了,同意我们自筹资金修宿舍。“批示”作为动词,侧重指上级对下级情况报告、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加以评定,指出怎么对待;可作谓语。作为名词,指上级所作出的批示意见,指这样的下行公文,可作主语和宾语。只适用于上级对下级,适用范围较窄;有书面语色彩。[例]工厂开发新产品的计划,上级主管部门还未~下来。-县委对我们乡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活动作出了~。“指示”作为动词,侧重指上级领导根据具体情况发出有指导性、强制性的意见,指出下级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作为名词,指给下级所作出的有关事项的言辞或文字。此外,还指起指示作用的,例如:“指示灯”;“批复”、“批示”没有这个意思。既可用于上级对下级,也可用于长辈对晚辈,还可幽默而风趣地用于同辈之间,适用范围很大;既可用书面形式,也可用口头形式。[例]全体人员已经到齐,请首长~。-上级发出~,今年必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不得有违。

批复pīfù

❶上级对下级批示答复
 △ 及时~。
❷上级对下级所作的批示答复
 △ ~已下达。
【反】报请

批复

批复

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文书。这一文种,从唐朝开始使用,称作“批”,亦称“批答”,一直沿用至清。解放后,继续使用,称为“批复”。其行文比较简单,只要针对所请示的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即可。正文一般由批复引语、批复内容两部分组成。批复引语先引述来文编号和题目,说明接到什么请示,作为批复的根据和原由; 批复内容须针对请示作出具体答复或指示,一般不加议论。答复要态度鲜明,语义清晰,针对性强,不能脱离请示,含糊其辞,所答非所问,所复非所求。并要及时,以免拖延时间,贻误工作。

☚ 请示   函 ☛

报请、呈报、上报、申报;批复、批示

○报请bào qǐng

(动)用书面报告请示:~上级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审批|~国务院审处|~行署审核批准|~追记一等功。

○呈报chéng bào

(动)用公文报告上级:~备案|据下级~|~如下|不要逾级~|~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上报shàng bào

(动)向上级报告:将情况~中央|一级级~|立即~有关部门|情况紧急,一有消息马上~。

○申报shēn bào

(动)用书面形式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向中央直属机关~|及时~|用自己的名字~一个公司 |~户口。

●批复pī fù

(动)(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答复:上级已经~同意|计划已经~|政府已经~我们建造光速飞船的计划 |呈文迟迟不见~。

●批示pī shì

(动)(上级对下级上呈的公文)用书面表示意见:得到县政府的~|部长亲自下了~|请领导~。

批复

批复pī fù

上级领导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指示事项而使用的一种公文文体。〔例〕我们单位上呈的请示报告,领导已有~。

☚ P(pi)   批示 ☛
告诉的文书

告诉的文书

通知对方的文书:知会
谕告的文书:训教
宣布或告诉的文件:公告
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通知(通知书)
邀请客人的通知:帖(请帖;邀帖;礼帖) 请柬 请状 请书 请启
预先告知使事前有所准备的通知或布告:安民告示 安民文榜
上天垂告下民的文书:告命 天书
古代君主对臣下封授免官或发布教令的文件:策(对~;进~)
上级批转答复的文件:批复 批示 指示
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的文书:简书
上级给下级的手令、告戒的文书:谕帖 谕单
一方向另一方挑战的文书:战书(挑战书)战表
劳动竞赛中给对方的挑战书:战表 战书
报捷的文书:捷报 捷书 露布 露板 露版
印成或写成的报喜的东西:喜报
旧时向得官、升官、考中的人家送的喜报:报帖 报单
表示投降的文书:降书 降款
告丧的文书:讣(讣告)

☚ 上行文书   诉讼文书 ☛

答复

答复

覆 还报 回报 答报 还答
答复别人的指责、问难等:答辩
检查后答复:查复
 审核答复:核复
批示答复:批复 批答
 天子批答:报闻
作书答复:裁答
 写信答复:回信
 行文答复:关复
借此手书作为答复:借泐奉复
立即答复:登荅
斟酌答复:酌复 裁复
得到答复:见复(尚希~)
(对问题或要求给予回答:答复)

☚ 解答   回复 ☛

批复

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公文。业务主管机关回答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询问的问题时,不宜使用批复,而应用复函。参见“请示“、“函”。

批复

答复下级机关请示的事项时所用的公文。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规定的正式公文文种。批复行文格式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名称、正文、落款四部分。

批复

批复

上级机关有针对性地回答下级机关请示事宜的答复和指导性文件,属文牍传播方式。批复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复请示机关的,有时也抄送少数有关机关。批复的另一类,除主送请示机关外还需大量抄送各有关机关。批复的行文对象是提出请示的机关。批复的结构主要包括批复引语、批复内容两部分。引语部分主要引述来文的日期、标题,也可简述来文请示事项,作为批复的根据。批复内容是针对请示事项表示明确的态度。如:同意、不同意,或另行研究等。结尾常用“此复”、“专此复”、“特此批复”等习惯用语结束。如复文的意思已经完备,也可不写结束语。批复的文字一定要简短、准确、具体,能够明晰地把问题说清楚,不准许有含糊其辞的语句。批复往往作为文件下达,以“对……问题的批复”的文字形式层层传达,因此,它的下发需及时迅速。

☚ 批   批转 ☛
000080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