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的针灸疗法
老年人筋骨脆弱,行动不便,常发生四肢关节或躯体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的,用针灸治疗常获佳效。
扭伤部位多发生于颈、肩、肘、腕、腰、髀、膝、踝等处。治疗以受伤局部取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旧伤留针加灸,或用温针。选穴:肩伤取肩髃、肩髎、肩贞(腋后皱壁上1寸)。肘伤取曲池、小海(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天井。腕伤取阳池(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阳溪、阳谷(腕背横纹尺侧端,尺骨小头前凹陷中)。腰伤取肾俞、腰阳关、委中。髀伤取环跳、秩边、承扶(臂沟中央):膝伤取犊鼻眼、梁丘、膝阳关。踝伤取解溪、昆仑、丘墟。颈部伤取风池、天柱(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大抒(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后溪。挫闪腰痛,加气海,举步困难,加复溜。按损伤部位就近取穴有行气血通经络的作用,使受伤组织逐步恢复正常。若伤势较重,可采用就近取穴和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老年人骨质疏松,外伤易发生骨折,针刺治疗须在排除骨折及其他器质病变后方可施用。针灸治疗急性扭伤、进针后频频捻转,教患者作肢体运动,对止痛和恢复正常体位有显著效果。
[附]刺络拔罐法皮肤针重叩压痛部位至微出血,加拔火罐。适用于新伤局部血肿明显,陈伤瘀血久留,寒邪袭络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