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扬州画舫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笔记。清李斗著。十八卷。全书按扬州城郊分地区介绍其山川胜迹、庙坛园林、市肆文物以及当时扬州之诗人、画家、演员等等,保存了一些有关文学、戏曲方面资料。如黄文旸《曲海目》及焦循《曲考》中增补《曲海目》诸剧目,即在本书第五卷中。对弋阳腔、罗罗腔对地方戏曲声腔流传至扬州以及演出情况等,也有所记载。对于工程建筑和民间工艺,记述亦颇具体,史料价值较高。有乾隆乙卯自然庵刻本等。又有1960年中华书局《清代史料笔记丛刊》本,由汪北平、涂雨公校点。 ☚ 坚瓠集 茶余客话 ☛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见“文言小说、笔记”类。 ☚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顾误录 ☛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笔记。清李斗著。十八卷。是书较全面记载十八世纪扬州社会生活状况。系作者家居扬州期间,根据见闻,积三十多年时间陆续写成,涉及城市区划、运河沿革、社会经济、园林古迹、民俗艺术等多方面。该书卷五记载黄文旸的《曲海总目》,记录扬州的昆曲(雅部)及各地方戏曲(花部)的演出情况,记录梨园脚色体制、班社师承关系、场面行头规模等有关戏剧的各种情况,并以较多笔墨评述当时昆曲演员的表演艺术,间及对花部演员的评述。其他各卷中另载有若干关于曲艺、杂技、猴戏等各种民间技艺演出情况。近人任讷编《新曲苑》,将有关戏曲部分内容摘录成书,题名《艾塘曲录》。 ☚ 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录 论曲绝句十四首 ☛ 扬州画舫录笔记。清李斗撰。十八卷。斗字艾塘,又字北有。仪征(今属江苏)人。赋性豪迈,不喜恭维,终生坎坷。擅词曲,好搜辑掌故,且交游广泛,与扬州名七阮元、焦循、汪中等人均有往还。杯酒谈欢,访求往事,积三十载之所得,成是书。其宗旨厚今薄古凡地方掌故多为作者亲身见闻。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概括而系统地叙述扬州都市和社会风俗。重视戏剧和曲艺,在戏剧表演艺术上,分别指出雅部和花部。黄文旸所著《曲海》序文和曲目,因是书而得以保存。此外对工程建筑、工业艺术和民间工艺亦有记述。对研究文学、建筑、科技发明史、扬州地方史均有参考价值。有乾隆六十年(1795)自然庵刻本,同治十一年(1872)方濬颐据原版补刻本等。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清李斗撰,是关于乾隆盛世扬州园林的重要史料,起 “自 (乾隆) 甲申 (二十九年,1764年),止于乙卯(六十年,1795年)”。初刊于乾隆乙卯。全书十八卷,二十四万余字,附图三十幅。每卷皆以“录”名,除第十七、十八两卷外,皆名之以地。有关园林之载述,首见于 《草河录上》第二十九条,终于《蜀冈录》第三十六至四十条。对每座园林,除有总说外,又有分景叙述。又往往在每家园林总说之后,系诸人文故事,所以也是一部记载清代上半叶扬州社会经济与文化状况之史籍。在十六卷园林载述中,著录扬州城外园林者达十五卷。 ☚ 吴兴园林记 履园丛话 ☛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清扬州城市风土记。十八卷。清李斗编撰。李斗(生卒年不详),字艾塘、北有。江苏仪征人。幼失学。及长,好游览山水。曾三至广西,七游闽浙,一往豫楚,两上京师。后退居扬州,与一时学者阮元、焦循、汪中、凌廷堪等相往还。尤致力搜罗地方文献,将平日耳闻目睹之事一一记下,积三十年而编成《扬州画舫录》。另有诗歌传奇之作,合编为《永报堂集》三十三卷。 ☚ 满洲源流考 皇朝藩部要略 ☛ 扬州画舫录中国园林专记之一。清乾隆时江苏李斗著。对当时扬州风物盛况作了详尽的记录。包括扬州城市的历史沿革、园林名胜、寺庙古刹、梨园酒肆的实景风貌,并列举有关名流人物,收集事物极为广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