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 扬扬州,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 “淮海惟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周汉皆置扬州。东汉治所在历阳,即今安徽和县。后来治所在寿春,即今安徽寿县。建安中移至合肥,即今安徽合肥市。三国魏复治寿春,孙吴治建业,在今江苏江宁县南。 ☚ 荆 兖 ☛ 扬 扬yáng❶飞扬。《小雅·沔水》二章:“彼飞隼,载飞载扬。”毛《传》:“言无所定止也。”郑《笺》:“则飞则扬,喻诸侯出兵,妄相侵伐。”《淮南·精神篇》高诱注:“飞扬,不从轨度也。”《大雅·大明》八章:“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毛《传》:“师,大师也。尚父,可尚可父。鹰扬,如鹰之飞扬也。”郑《笺》:“尚父,吕望也,尊称焉。”王逸《楚词章句》:“言武王伐纣,将帅勇猛,如鹰群飞,孰使武王集聚之者乎?《诗》曰: ‘唯师尚父,时唯鹰扬。’” ❷激扬。《唐风·扬之水》一章:“扬之水,白石凿凿。”毛《传》:“凿凿然鲜明貌。”郑《笺》:“激扬之水,波流湍疾,洗去垢浊,使白石凿凿然。” ❸火势旺盛。《小雅·正月》八章: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郑《笺》:“火田为燎。燎之方盛之时,炎炽熛怒,宁有能灭息之者?言无有也。”朱熹《集传》:“扬,盛也。燎之方盛之时,则宁有能扑而灭之者乎?然赫赫然之宗周,而一褒姒足以灭之,盖伤之也。” ❹容貌美好。《鄘风·君子偕老》二章:“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瑱,tiàn,古时垂在冠冕两侧的玉,可以塞耳。揥,tì,发钗一类首饰,可挠头。且,zǔ,语助。毛《传》: “瑱,塞耳也;揥,所以摘发也。扬,眉上广。皙,白皙。”王先谦《集疏》:“颡广而容貌开朗而发越,故知扬是眉上广也。”朱熹《集传》:“言其服饰容貌之美,见者惊犹鬼神也。”《齐风·猗嗟》一章:“抑若扬兮,美目扬兮。”毛《传》:“抑,美色。扬,广扬。好目扬眉。”朱熹《集传》:“扬,目之动也。”王先谦《集疏》:“《礼记》:‘扬其目而视之。’瞻视清明,其美自见。”马瑞辰《通释》:“扬,谓美貌也。” ❺宣扬。《大雅·江汉》六章:“虎拜稽首,对扬王休。”郑《笺》:“对,答;休,美。虎既拜而答王策命之时,称扬王之德美,君臣之言宜相成也。”《鲁颂·泮水》六章:“烝烝皇皇,不吴不扬。”郑《笺》:“吴,哗也。言多士之于伐淮夷,皆劝之有进进往往之心,不讙哗,不大声。”王先谦《集疏》:“《笺》训 ‘吴’为讙哗,‘扬’为大声。讙哗系胪欢之声,大声抗争,一二人之所独,义自有别。”朱熹《集传》:“不吴不扬,肃也。”一说,扬,通“疡”,忧伤。毛《传》:“扬,伤也。”《广雅·释诂》:“疡,伤也。”皆为忧伤。 ❻兵器的一种。参见《什器篇》[干戈戚扬]条。 ☚ 扡 邪 ☛ 扬读音·iang(ˊ),为i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与章切,平,阳韵。 ❶飞起;扬起;举起;升高。 ❷显扬;显示。 ❸称颂;宣扬;传播。 ❹容貌出众。 ❺姓。如: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 ❻古兵器。 ❼古州名。 上一条: 昜 下一条: 揚 扬yánɡ❶簸动。例:用簸箕簸~麦子,踅~筛子。 ❍ 车颠动、簸动,蹾~尻子。 ❷过长过高的树枝。例:树枝过长扫~人、撞~人。 ❍ 竿子长了碰~人。 ❸仰。例:奓~着头不招人。 ❍ (ɡēn)~着头朝前看。 《汉语大字典》:“扬,簸动;过长过高的树枝。”《红楼梦》四六:“看你扬着头过去了,进了院子,又出去了。” 扬ráng见下条“攘”。 扬〔yang〕 扬尘 〔yang cheng〕 ghob nexghob xid. 扬花 〔yang hua〕bul benx. 扬名 〔yang ming〕 ndenbnbut. 扬揚、颺、敭ㄧㄤˊyáng二1835①动挥;扇。闽语。福建厦门〖 〗。~扇‖~风。②动利用风去秕。吴语。上海〖 〗。场浪场上有几个人勒拉在~米。③动得意;自我陶醉。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沙汀《木鱼山》二:「(汪达非)暗自想道:『现在该你~啊!』」④动举手。江淮官话。湖北广济〖 〗。刘赜《广济方言》:「举手曰~。」⑤动炉门半闭,让火慢慢烧上来。江淮官话。江苏淮阴〖 〗。让火~一~。⑥动愣。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他看~了。⑦动绑。赣语。江西南昌。张岭坡《南昌儿歌辑解》:「水里一只蛇,吓得先生上岸爬。岸上一条秆,~到先生个卵。」⑧动挑剔。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人》:「~,昭人言挑剔。」⑨形公然。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他~倒拿。⑩形软弱。客话。广东兴宁。清光绪元年《兴宁县志》:「物软弱曰~。」⑪形眼珠黑,眼睛很美,引申为含情脉脉的情态。古北方方言。《方言》第二:「𱋶瞳之子谓之𥌣…燕代朝鲜洌水之间曰盱,或谓之~。」晋郭璞注:「《诗》曰『美目~兮』是也。」⑫名黄颊鱼。古北方方言。《诗・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鱨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引陆玑疏云:「鱨,一名黄颊鱼…徐州人谓之~。」   扬揚*颺 ❷- ❹敭 ❷- ❹yáng扌部 左右 ❶举起;升起 △ ~鞭|~手。 ❷风吹使飘 △ ~尘|飘~。 ❸往上抛撒 △ ~场(cháng)。 ❹传颂;传扬 △ 传~|表~。 ❺指江苏扬州。 ❻姓。 扬揚、敭❶— ❺❶高举;向上升起:~帆︱~鞭︱~手︱~水︱昂~︱激~︱~眉吐气︱~汤止沸︱~幡(fan)招魂︱抑~顿挫︱激浊~清︱分道~镳(biao) ︱斗志昂~。 ❷往上撒:~谷︱~场(chang)。 ❸在空中飘动:~花︱飘~︱飞~︱纷纷~~。 ❹宣扬;传播:~名︱~厉︱~言︱声~︱张~︱传~︱发~︱阐~︱显~︱表~︱赞~︱颂~︱褒(bao)~︱发~光大︱耀武~威︱隐恶~善︱臭名远~。 ❺特指容貌出众:不~︱其貌不~。 ❻指江苏省扬州。 ○~长(chang)(大模大样地离开的样子)︱~~(得意的样子)︱~榷(略举大要;扼要论述)︱悠~(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十分和谐)︱~~得意︱~长而去︱飞~(放纵)跋(ba)扈(hu)︱沸沸~~(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 扬yáng❶ 升起,往上高举:扬帆︱飞扬︱扬起一片尘土。 ❷ 向上抛洒:扬场︱簸扬。 ❸ 称颂,传播出去:传扬︱宣扬︱扬言。 ❹ 容貌好:其貌不扬。 ❺ 姓。 扬 扬古兵器。钺的别称。《诗·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毛传》:“扬,钺也。” ☚ 玄钺 刘 ☛ 扬yáng❶举。《仪礼·大射》:“左执弣,右执箫,南扬弓,命去侯。”郑玄注:“扬,犹举也。”《离骚》:“扬云霓之晻蔼兮。”《文选》五臣注:“扬,举也。” ❷流传。《九叹·逢纷》:“垂文扬采,遗将来兮。”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垂文、扬采,同义。垂、扬,流传。” ❸发扬,抒发。《思美人》:“扬凭而不俟。”蒋骥注:“扬,舒发也。”闻一多解诂:“扬谓发扬,扬凭犹发愤。” ❹飞起,扬起。《九思·逢尤》:“飘风起兮扬尘埃。” ❺ 通“阳”。大放光明。《礼记·玉藻》:“盛气颠实扬休,玉色。”郑玄注:“扬,读为阳。”孔颖达疏:“使气息出外,如盛阳之气生养万物也。”《天问》:“羲和之未扬。”言太阳还没有升起。 扬yang扬长 扬场 扬尘 扬程 扬帆 扬花 扬剧 扬厉1 扬名扬旗 扬弃 扬琴 扬升 扬榷2 扬威 扬言 扬扬 昂扬 褒扬表扬 不扬 阐扬 传扬 导扬3 发扬 飞扬 弘扬 激扬 飘扬轻扬 声扬 显扬 上扬 颂扬 宣扬 抑扬 悠扬 揄扬4 赞扬张扬 扬声器 扬子鳄 扬子江 扬镳(biao)分路 扬长避短 扬长而去 扬幡招魂 扬眉吐气 扬名显亲 扬清激浊 扬汤止沸 抑扬顿挫耀武扬威 分道扬镳 跃马扬鞭 沸沸扬扬 纷纷扬扬 臭名远扬 其貌不扬 趾高气扬 扬yang❶高举;往上升:他~了~手,向我打招呼|他~着头,挺着胸|我们~起了风帆,荡起了双桨。 ❷(把打下的谷物、豆类)往上撒,借助风力吹去壳和尘土,留下干净的子粒:这些麦子已经~干净了|豆子刚晒干,还没~干净。[扬长避短]发扬长处,避开短处:你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扬眉吐气]吐气:吐出胸中憋着的气。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 扬yáng❶在空中飘动: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五·102) ❷用同“仰”:众人听了,都说道,“说得有理。”薛蟠独~着脸,摇头说,“不好,该罚。”( 二八·644)宝玉先饮了半杯,瞅人不见,递与芳官,端起来便一~脖。(六三·1495)
扬yáng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無鱗 > 鱨 > 揚 揚 yáng 显、现、扬;隐○显xiǎn(动)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露|~现|~示|~形|~效|大~神通|大~身手|~本领|~出不高兴的样子。 ○现xiàn(动)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显~|涌~|展~|浮~|呈~| 闪~|再~|~原形|~出笑容|若隐若~|时隐时~|昙花一~| 神气活~ | 活龙活~。 ○扬yáng(动)传播出去;使显扬:~名 |~声 |显~|宣~|发~|美名远~|~名显姓|~名后世|~长避短|发~光大|立身~名 |臭名远~|显亲~名 | 显祖~宗 |家丑不可外~。 ●隐yǐn(动)隐藏不露;使人看不见:~蔽|~藏|~没|~瞒 |~形|~伏|~匿|~形眼镜|~姓埋名 |~恶扬善|若~若现|时~时现|匿迹~形|潜踪~迹。
扬;抑○扬yáng(动)举起;升起:~手|~帆|飘~|跃马~鞭|趾高气~|抑~顿挫|抑恶~善|~清抑浊|尘土飞~。 ●抑yì(动)压下;压制:~止|~制|遏~|贬~|心情压~|~恶扬善|扬清~浊|~强扶弱|崇本~末|谄上~下。 抑←→扬yì ← → yáng抑:抑止,贬低。 扬:激扬,褒奖。 【例】 作文之道,“有开必有合,有唤必有应,首尾当照应,抑扬当相发。”(元·杨载《诗法家数》) ……而在“抑扬相发”中,最常见、最常用的即是“欲扬先抑”一法了。(刘钖庆: 《基础写作学》) 扬yáng〖动词〗 一、掀起,推进(1)。《屈原列传》: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整个世界都混浊了,为什么不追随那潮流又掀起那波澜呢? 二、举起(3)。《杜蒉扬觯》:杜蒉洗而扬觯。——杜蒉把觯洗净,又[斟上酒]举起[献给平公]。《杜蒉扬觯》: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直到今天,[每逢主人]敬酒完毕,还要举起觯来,人们把它叫做“杜举”。《报刘一丈书》: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在马上碰到了平时交往认识的人,就高举鞭子告诉他们说:“我刚从相公家出来,相公待我很好,待我很好!” 三、称颂,赞扬(2)。《进学解》:孰云多而不扬? ——谁说才能多了反而不被称颂呢?《寄欧阳舍人书》: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在社会风气败坏时,作为子孙的,一心想要褒奖赞扬他们死去的尊长,却不根据事理。 扬揚,颺yáng❶ 飞起,飘起。《诗经·小雅·沔水》:“𫜩彼飞隼,载飞载~。”(𫜩yù:疾飞的样子。)姚鼐《登泰山记》:“大风~积雪击面。” ❷ 举起,挥动。《楚辞·九章·哀郢》:“楫齐~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楫:船桨。容与:行进缓慢的样子。)《世说新语·简傲》:“(嵇)康~槌不辍,傍若无人。” ❸ 掀起,翻动。《楚辞·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其波?”(淈gǔ:弄浑浊。) ❹ 旺盛,炽盛。《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叔在薮,火烈具~。”又《小雅·正月》:“燎之方~,宁或灭之?”使动用法。《周礼·春官·卜师》:“~火以作龟。” ❺ 称颂,宣扬。《荀子·不苟》:“君子崇人之德,~人之美。”《礼记·中庸》:“隐恶而~善。” ❻ 发扬,继承。《尚书·洛诰》:“以予小子,~文武烈。”(烈:功业。) ❼ 眉毛及其上下部分美丽,引申指容貌漂亮。《诗经·齐风·猗嗟》:“抑若~兮,美目~兮。”又《鄘风·君子偕老》:“子之清~,~且之颜也。”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 ❽ 钺,大斧。《诗经·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戚:斧类兵器。) ❾ 扬州。古九州之一。 扬*揚;△颺 ❷;敭 ❷yangD1EF ❶高举;向上升:~手/~帆/~鞭/高~/~起头/~眉吐气/趾高气~。 ❷飘飞:飘~/飞~。 ❸向上播撒:~米/~尘/~场/他~出一包石灰迷了那人的眼睛。 ❹传播;传布:~言/~名/宣~/传~/颂~/赞~/表~/美名天下~。 ❺指江苏扬州。 ❻古九州之一,地域包括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各省。 ❼〈文〉指眉毛及其上下部分。 ❽即钺,古代兵器。 ❾姓。 称扬 称扬扬 称 鼓誉 褒誉 标榜 抑扬 称扬其名:举名 称扬优点:扬美 称扬功劳:褒功 赞美称扬:赞誉 褒称 饰扬 讽谏称扬:讽誉 (称许赞扬:称扬) ☚ 赞扬 赞赏 ☛
上升1 上升1冒(~出;~烟) 扬 上浮 升跻 飞升 腾举(~而走) 腾达 骞骧 高厉 飘举(~仙境) 霞举 飞扬,飞升:腾飏(插羽~) 飞举,飞升:腾翥(金鸡~) 火焰、气体等向上飞起:升腾 腾腾(~鸟起) 往上飞升:登举 驾云飞升:陵云 自下而上升起:扶摇 扶舆 向天空上升:腾空 梯空 走空 跖空 驭空 冯虚 蹀虚 腾跃 凭借风云飞腾而上:风举云摇 风举云飞 直线上升:直升(~飞机) 直上天空:冲天 冲霄 冲汉 直上云霄:凌云 凌霄 升上天空:架空 凌空 蹈空 生天 登虚 腾踔 跨空 跨虚 透空 蹑空 凭空 飞升,升空:腾骞 腾矫(飘然~) 升入云端:登云 升到天庭:至清 升至极高处:究升 上升的样子:飞浮 (往上升起:上升) ☚ 上升1 升起 ☛
飘扬 飘扬翩 飏(飞飏;荡飏;悠飏) 扬(飞扬;飙扬;招扬) 遥(飘遥)招展 荡漾 霏微 飘忽 飘举 飘洒 飘荡 飘尔 飘摇 飘兀 飘突 飘飖 流荡 骞荡 逸荡 簸荡 摇曳 飞舞,飘扬:翻飞 飘动,招展:飘展 随风飘扬:缥缈 飘漾 旗帜随风飘扬:飘飐 在空中飘扬:飏空 飘扬翻卷:飘卷 旗子等随风飘卷:漫卷(红旗~) 旗帜等迎风飘扬:迎风招展 轻轻飘扬:轻扬 轻飏 高高地飘扬:高扬 风旋 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扬:纷飞 彩花纷飞:花雨 飘扬不断:翩连 飘扬的样子:飞飞 云飞 飏飏 缥缥 旗帜飘扬的样子:旖旎 衣服飘扬的样子:襜 褊褼 轻扬飘动的样子:翩跹 依依娑娑 飘荡的样子:荡荡 漾漾 飘摇的样子:飘然 花瓣纷飞的样子:霏蕤 (在空中随风摆动:飘扬) ☚ 飘动 轻轻飘动 ☛
扬起 扬起扬(昂~) 举 向上翘起:掀(~鼻) 撬(撬起) 挢 挑 翘(翘起;翘举;上翘) 趬 上举 尾部翘起:矫尾 翘起的样子:挢然 向上扬起:仰(仰扬;~起) 昂 席卷扬起:卷扬 高高扬起:摽 高扬 乘风高扬:翥(轩翥) 飞举 飞扬 高扬飞举:轩举 高举,高高翘起:霞矫 扬起的样子:轩昂 翘翘 高扬的样子:轩轩 掀然 掀掀
另见:︱下垂 ☚ 扬起、下垂 下垂 ☛
飞 飞飞(~云;~雪;纷~;蜂~) 蜚举 飞起:扬 开始飞:起飞 飞升 起翮 羽翰 顺势起飞:顺举 忽上忽下地来回飞:翻飞 翾翻 向上飞:颃 赐 飞升 烟土等飞起:爆腾(~连天) 向上飞离:骞 扬 举 飞起 飞上天空:腾冲 向上直飞:翀 急速向上飞:高骧 飞的样子:翊(翊翊) 翾(翾翾) 飞飞翩然 翻翁 缤翻 缤缤 (物体在空中飘荡或飘扬:飞)
另见:飞翔 ☚ 飞 飞腾 ☛
发扬 发扬扬(诩扬) 光(昭光) 飏(鸿飏)恢宏 恢弘 恢拓 恢纮 昭发 发挥 显扬,发扬:振发 打击坏的,发扬好的:激浊扬清 激扬清浊 扬清激浊 扬清抑浊 发扬贤德:兴贤 兴德 继承发扬:绍隆 光大发扬:弘长 迅速发扬:骏发 更加发扬:愈扇 高度发扬:高扬 (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等:发扬)
另见:提倡 开辟 发展 扩展 扩大 ☚ 发扬 弘扬 ☛
举起 举起举(~手;上举;伸举;挺~) 擎(~起) 打(~伞;~旗) 抬(~举;~揲) 扬(~手;~鞭) 挢(~首) 抗 挺(~脚) 揵 拯襄 骧 翘(~首) 称 袪 掀 抬起,举起:悬(~腕) 举起手臂:举手(~通过) 举起手袖:扬袂 高高举起:揭 矫 高扬 高擎 高骞 高举(~红旗) 摽举 高举的样子:开揭 用力举起:抗力 有力地举起:奋起 (双手托物使之向上:举起)
另见:端着 伸出 挥动 ☚ 举起 举物 ☛
传播 传播播(播传;播扬;流播;散播;腾播) 布(布闻;传布) 驰 肸 摅(发摅) 越(~于四夷) 扬(转扬) 转易 发闻 流闻 敷衍 传播和称道:闻诵 讲说传布:讲散 阐扬传播:阐敷 惊叹传播:惊传 挑选出来传播:选布 众人相互传播:众口交传 众口相传 随便传播:浪传 不正确地传播:误传 讹传 把本来有错误的东西再传播下去,越传越错:以讹传讹 讹以传讹 讹以滋讹 以误传误 无根据地传播:谣传 讹言 私下传播不该传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小广播 传声筒 普遍传播:诩 普及 遐宣 遐济 传播到远方:远扬 远畅 远条 远姚 远举 远播 远行 远迈 远著 远暨 远蹈 远被 遐宣 遐扬 遐畅 遐布 遐扬 遐举(遐举腾茂) 遐骛 遐鹜 遐阐 流远 传播迅速:空谷传声 空谷答响 空谷应声 空山传响 幽谷传声 传声空谷 谷外传声 响应空谷 消息等传播迅速:不翼而飞 毋翼而飞 消息等迅速传开:不胫而走 不胫而驰不胫以走 无胫而走 文化或学术思想传播很广:吾道东矣 小道消息到处传播:道路纷纷 迅速传播:馺沓 馺遝 馺踏 (广泛散布:传播)
另见:信息 名声 扩展 传扬 流传 ☚ 传播 传播的方面 ☛ 扬高举,向上:~白/~帆/~名/~言(夸大其词)/~波/~长/~马/~荷/~饭/~榷(搉)/~尘/~厉/~历(歷)/~声/~攉/~觯/~场/~花/~鞭/~弃/~气/~手/~水/~~(得意的样子)/昂~/表~/播~/传~/发~/激~/声~/外~/宣~/抑~/悠~/远~/赞~/~长而去/~葩振藻/~眉吐气/分道~镳/耀武~威/沸沸~~/趾高气~/其貌不~。△~州/~粤/~子江。又,姓,汉代有扬雄。以上不作“颺”。 扬揚yáng与章切,平阳。 ❶高举,举起。《楚辞·离骚》:“~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❷升高,提高。《礼记·曲礼》:“将上堂,声必~。” ❸掀起,翻腾。李白《古风》:“大车~飞尘,亭午暗阡陌。” ❹漂荡,荡漾。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 ❺称扬,传扬。《荀子·不苟》:“崇人之德,~人之美。” ❻振作,振奋。杜甫《新婚别》:“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 ❼出众,漂亮。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 ❽见“扬扬”。 扬古代兵器之一种。斧属。《诗·大雅·公刘》:“干戈戚扬。”注:“扬,钺。”扬为钺之别名。钺为大斧。参见“钺”条。 扬yáng❶高举, 向上。如:扬手,扬帆。 ❷在空中飘扬。如:飞扬,飘扬。 ❸往上撒。如:扬麦、扬场。 ❹传播出去。如:宣扬,扬言。 ❺称赞。如:颂扬,表扬,赞扬。 ❻同“飏”。飞扬,飘扬。 ❼古代兵器之一种。斧属。 《诗·大雁·公刘》: “干戈戚扬。”注:“扬,钺。”扬为钺之别名。钺为大斧。 扬(揚);[Ⅰ敭]yánɡⅠ ❶ (高举; 往上升) raise: ~ 手 raise one's hand (and beckon); ~ 起灰尘 raise [kick up] a dust; 高高飘 ~ fly aloft ❷ (往上抛撒) throw up and scatter; winnow: 晒干 ~ 净 dry and winnow thoroughly; ~ 谷去糠 winnow the chaff from the grain ❸ (传播出去) spread; make known: 宣 ~ propagate; publicize; 颂 ~ laud; extol; 名 ~ 四海 be 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 Ⅱ ❶ (指扬州) short for Yangzhou ❷ (姓氏) a surname: ~ 雄 Yang Xiong ◆扬场 {农} winnowing; 扬长避短 make best 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 bypass the disadvantages; exploit to the full one's favourable conditions and avoid unfavourable ones; 扬长而去 march off; swagger off; stalk off; go off by oneself, ignoring everyone else; go away suddenly; 扬程 delivery head; hoisting height; delivery lift; {水} lift; 扬幡招魂 call for the soul of a dying person; 扬帆 [书] hoist the sails; set sail; 扬谷 winnow; 扬花 {农} flowering (of cereal crops); 扬眉吐气 a feeling of exaltation upon fulfillment; appear very proud and self-satisfied; feel proud; hold (up) one's head (high); in high feather [spirits]; 扬名 make a name for oneself; become famous; become known; have one's name up; 扬名天下 enjoy tremendous popularity in the world; become known throughout the country; become world-famous; make a noise in the world; 扬弃 {哲} sublate; develop what is useful or healthy and discard what is not; 扬琴 dulcimer; 扬声器 loudspeaker; reproducer; speaker; 扬汤止沸 try to stop water from boiling by scooping it up and pouring it back — an ineffectual remedy; 扬言 threaten; 扬扬 triumphantly; complacently; 扬扬[洋洋]得意 feel exalted; feel very pleased with oneself; be immensely proud; be quite elated; be well-contented; look triumphant; puff up with success; 扬州 Yang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扬子鳄 {动} Chinese alligator; Yangtze alligator (Alligator sinensis) 扬 ☚ 托马斯·扬 穆勒 ☛ 扬yáng❶ 扬镳分路|扬长避短|扬长而去|扬锣捣鼓|扬眉吐气|扬名四海|扬清抑浊|扬沙走石|扬汤止沸|扬扬得意|扬扬自得
❷ 阐扬光大|东扬西荡|发扬蹈厉|发扬光大|飞扬跋扈|飞扬意气|激扬清浊|名扬天下|抑扬顿挫|张扬其事
❸ 挫骨扬灰|遏恶扬善|飞砂扬砾|沸沸扬扬|分道扬镳|分路扬镳|纷纷扬扬|焚骨扬灰|焚尸扬灰|奋威扬武|奋武扬威|敷张扬厉|滑泥扬波|激浊扬清|嫉恶扬善|洁浊扬清|立身扬名|露才扬己|树功扬名|水不扬波|四海扬名|天下扬名|显姓扬名|掩恶扬善|耀武扬威|抑恶扬善|意气扬扬|隐恶扬善|跃马扬鞭|濯污扬清
❹ 臭名远扬|斗志昂扬|顿错抑扬|虎视鹰扬|其貌不扬|气吐眉扬|身显名扬|神采飞扬|婉转悠扬|闻风远扬|意气飞扬|趾高气扬|志高气扬|足高气扬 扬揚;敭;颺(6画)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表示 “举起、升起” “往上抛撒” “传播、显扬、称颂”等义时,“敭”“颺” 是“扬 (揚)” 的异体; 用于地名、古兵器名和姓氏时,“扬 (揚)” 没有异体。不要因陽简化为阳而随着错简作 。 *扬1(揚)〔敭 颺〕yáng6画 手部 (1) 举;升起;飘起: ~起手|~帆|飘~|飞~|纷纷~~。 (2) 往上撒: ~场(cháng)|种子要晒干~净。 (3) (名声、话语等)传出去: ~名|~言|宣~|张~|表~|赞~。 (4) 发挥;显示: ~长避短|耀武~威。 (5) 相貌好: 其貌不~(仅用于否定形式)。
*扬2(揚)yáng (1) 江苏扬州: ~剧|淮~。 (2) 姓。 “颺”另见yáng“飏”(463页)。
扬揚颺敭yáng甲骨文作𠃓(昜)。从日,下从丂。丂字可能象树枝叉形。日在树上,由照明义(即阳的本字)转为飞扬义。西周初期象人捧(即丮(jǐ)字)日形。晚期或在昜中加玉形,是朝见王时又捧玉,丂也渐变为勿字。战国时作敭(攴即扑,与又(手)通)。小篆隶楷作扬(揚),从扌(手)从𠃓(昜),𠃓(易)亦声。高举,向上义。如:扬帆|扬手。组词如:扬弃。引申指在空中飘动。如:飘扬|飞扬。小篆又作颺,指风所飞扬。现将敭和颺作扬的异体字。见《异体字表》。又引申为向上播散。如:扬场(cháng,指扬播谷粒等)。再引申为传布。如:扬名。组词如:宣扬。又指宣说。如:赞扬|颂扬。转义组成词语如:扬长而去(指大模大样地离去)。 扬揚★繁◎常;颺★异◎常★常
yánɡ揚,形声,从手,昜(yánɡ)声,本义为向上举,引申为往上升、往上撒、(精神、情绪)高涨、传播、显扬、容貌美丽等。颺,形声,从風,昜声,本义为随风飞扬,引申为往上撒、传播等,与“扬(揚)”同。《异体字表》以“颺”为“揚”的异体字。《简化字表》把“揚”类推简作“扬”。 【辨析】 ❶“揚”与“颺”不是等义异体字。“颺”用于人名时不改为“扬”。 ❷“扬琴”也作“洋琴”,现在的推荐写法是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