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扫墓祭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

墓前祭祀祖先,谓之祭墓,或称扫墓。秦以前已有祭墓之事,但不定在寒食日以后进行。寒食日扫墓起于秦汉以后,到唐代才开始盛行。宋代朝廷规定:寒食至清明3日,各地均须祭扫陵墓,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所以,每到此日,人们皆前往祖坟,剪除荆棘杂草,供上祭品,焚化纸钱祭奠。以后历代相沿。
扫墓祭祖之俗,安徽各地皆有。就其活动内容来看,一为宗族性的祭祖。宿松旧时,各姓家族的男丁都分别集中祭祖,先到创业的始祖坟前祭拜,然后商讨宗族的有关事宜。旧时青阳、桐城则是在宗族祠堂举行公祭。如桐城人清明早晨,族人沐浴斋戒,齐集祠堂大厅,举行盛大的宗族祭祀,由族中德高望重者主祭并担任“正献”,族长辅助主祭者担任分献,另设陪祭、读祝、纠仪、嘏拜、赞引、分引、执事等多人。一为家庭式的祭祖——即祭扫祖坟。这种形式最为普遍。上坟祭祖一般为除去坟地杂草、培土、供设祭品(怀宁人为鸡、鱼、肉三牲和茶酒香纸,祁门为五色圆米馃)、焚化纸钱、焚香放炮等。扫墓,一般地方选择清明日上午,也有在下午的,如石台县;也有在清明日前后的,如金寨习惯上清明节前后各10天均为扫墓期;但大多倾向于节前一日不上坟。
扫墓,除上述祭扫形式外,各地多有插纸标或悬挂“纸钱”的习惯。怀宁人在坟顶上插用彩纸剪成的彩标,铜陵人插的是用白纸剪成的花带状的白标(又称白钱,长60公分左右,系于树枝或竹竿顶端)。挂钱有认祖之意,休宁民谚说,“只领儿孙挂钱,不领儿孙拜年”。此外,还有取一束柳枝压在坟头的,如长丰、宿松、凤台、凤阳、定远、阜阳。也有在坟头上垒两块圆锥形土块的,如金寨的丘寨平原地区。但旌德每逢闰年扫墓,坟茔忌堆土。对于新丧之家,某些地方也有特殊的礼制限制,如六安有“新坟不过社”之说,即要在春社前扫墓。

☚ 清明节综述   栽树插柳 ☛
000043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