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执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执竞 执竞《诗经·周颂》篇名。《毛诗序》云:“《执竞》,祀武王也。”三家《诗》无异义。朱熹云:“此祭武王、成王、康王之诗。”“此昭王以后之诗。”(《诗集传》)后人对此诗是单祭武王还是三王并祭多有争执,迄无定论。据周代典制,无三王并祭之例。但据诗意,确为三王并祭。就诗论诗,以朱熹说稍胜。全诗一章,十四句。前七句写三王功德之盛,后七句写奉祭者获福之隆。后半段连用叠词,渲染祭礼的隆重气氛,庄严之中不乏生动意味。 ☚ 时迈 思文 ☛ 执竞《小序》云:“祀武王也。”朱熹《诗集传》云:“此祭武王、成王、康王之诗”。从诗歌内容看,朱熹的看法比较符合实际。本文从朱说。 此诗从内容上可以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七句为诗歌第一部分,是对武王、成王、康王之盛大功德的歌颂。执,持; 竞,强。执竞即勇武之意。高亨《诗经今注》云:“执,疑借为鸷,猛也。竞,当借为勍,强也。鸷勍武王,勇猛强悍的武王。”此说可以参考。竞,争; 烈,功业。《诗集传》释此句云:“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武王完成了率领周人倒商的伟业,故死后谥为“武”,此诗亦以勇武之德称赞他。成康,即成王和康王。他们虽然不同于武王之以武力征服天下,但仍不愧为有道德的守成之君,因此能得到上帝的嘉美 (是皇)。故成康时周朝仍有很大发展。疆土日辟,乃 (奄) 有四方。可见他们道德的明察了(斤斤,明察貌)。 诗歌后七句为第二部分,写祭祀场面之盛与祭祀者获福之隆。钟、鼓、磬、管,均祭祀时所用乐器。喤喤、将将分别形容音乐的和谐与繁盛之貌。穰穰、简简、分指降福多与大貌。威仪反反,指祭祀的礼节谨慎持重,井然有序的样子。来反,指武王等的英灵醉饱之后,以福禄来报答祭祀者。这部分所展示的是祭祀者在特殊场面气氛之下一种特殊的心理状况。在耗费巨大财富歌舞娱神之后,祭祀者完全沉醉在宗教欲望的满足之中。他们以为冥冥之中的先王神灵真的与他们达到感应,因此迷朦朦中便觉得无究无尽的福禄正在降临人间。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的结尾揭露封建迷信的骗人本质时,讽刺鲁镇人的“祝福”说:“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予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本诗可以说是这种心态的最早表现。所不同的是,此诗的态度是虔诚的,而《祝福》则是调侃和讽刺。 此诗的艺术手法与诗歌的内容十分吻合。重音词的成串使用给全诗带来一种豪华的色彩,有力地表现了祭祀者沉迷于宗教气氛中的独特心理。这在《周颂》 中是少有的。 《执竞》执竞武王,(一) 自强不息的武王, 无竞维烈。(二) 功业没人能比上。 不显成康,(三) 光荣的成王和康王, 上帝是皇。(四) 上帝命他们为君长。 自彼成康,从那成王和康王, 奄有四方,(五) 保有四面和八方, 斤斤其明。(六) 仔仔细细真英明。 钟鼓喤喤,(七) 钟儿、鼓儿相应和, 磬筦将将。(八) 磬儿、管儿在交响。 降福穰穰,(九) 福儿多,多多地降, 降福简简。( 十) 福儿大,大大地降。 威仪反反,(十一) 仪态慎重又大方, 既醉既饱,酒足量、饭饱肠, 福禄来反。(十二) 福呀禄呀双双降。 注 释 (一)郑玄:“竞,强也。能持强道者,维有武王耳。” 严粲:“李氏曰:自强之心,执而勿失。” (二)毛亨:“烈,业也。” 朱熹:“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 (三)朱熹:“岂不显哉成王康王之德,亦上帝之所君也。” (四)毛亨:“皇,美也。” 严粲:“上帝用是皇美之。” 朱熹:“成王康王之德,亦上帝之所君也。” (五)毛亨:“奄,同也。” (六)毛亨:“斤斤,明察也。” (七)毛亨:“喤喤,和也。” 陈奂:“云和者,谓钟与鼓声相应和。” (八)陈奂:“筦亦作管。” 严粲:“钱氏曰:声之相应也。” (九)毛亨:“穰穰,众也。” (十)毛亨:“简简,大也。” (十一)朱熹:“反反,谨重也。” 胡承珙:“《说文》:‘反,覆也。’凡言反覆者,皆慎重之意。” (十二)毛亨:“反,复也。” 注 音 喤huang皇 磬qing庆 筦guan馆 将qiang枪 穰rang攘 执竞执竞武王, 无竞维烈。①不显成康, 上帝是皇。② 自彼成康, 奄有四方, 斤斤其明。③钟鼓喤喤, 磬筦将将, 降福穰穰。④降福简简, 威仪反反。⑤ 既醉既饱, 福禄来反。⑥ 【注释】 ①执:持。竞:《郑笺》:“竞,强也。能持强道者,维有武王耳。”无竞:无与伦比。维:语助词。烈:功业。《郑笺》:“不强乎其克商之功业。” ②不:通“丕”,大。是:指代“成康”。皇:美,嘉。③奄:包括,占有。斤斤: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斤斤即昕昕之省借。《一切经音义》引 《尔雅》 ‘昕, 察也’, 当作 ‘昕昕, 察也’, 即 《尔雅》‘斤斤,察也’之异文。”④喤(huang皇)喤:钟声,此处以钟声概言鼓声。磬(qing庆):古代一种石制敲击乐器。筦:同“管”,此指竹制的管乐器。 将将: 同 “锵锵”, 象声词。穰 (rang攘)穰: 众多。 ⑤简简:《毛传》: “简简, 大也。”反反: 朱熹《诗集传》: “反反, 谨重也。” ⑥反: 《毛传》“反, 复也。” 【译文】 武王奋发逞自强,功业显耀世无双。圣贤君主成和康,上帝降福美名扬。成康二王治国邦,周有天下遍四方,英明治世功无量。鸣钟击鼓声喤喤,敲磬吹筦响将将。皇天降福多又广,普降洪福呈吉祥。威仪慎重又端庄, 酒足饭饱多酣畅, 福啊禄啊又下降。 【集评】 宋·李樗:“堂上堂下之乐非不多也,而此诗特言钟鼓管磬之乐者。盖《诗·颂》言祭祀之时,则或言乐器,或言饰,言其大概耳。如不能以意逆志,则是祀武王之诗,但有筦磬之乐,其它乐未必举也。或以它乐虽奏,惟钟鼓独得其和,无是理也。”(《毛诗李黄集解》卷三十七) 宋·黄櫄:“武王之所以无竞者,以应天顺人之举在武王,则武王固能执其竞矣。天下所以无竞在武王,武王所以执者在仁义。武王虽有成王业、康天下之功,而未尝有矜耀之心,而犹皇皇然惟天命之是敬。夫周之兴也,远矣。至武王成而安之,然后能奄有四方,而东西南北无思不服,其盛德无所不及,其照临无所不至。凡今之所以能备其礼乐,修其祭祀,以受多福者,皆武王之德所致也。”(《毛诗李黄集解》卷三十七) 明·邹泉:“全诗上二节是颂三后功德之盛,下二节言今日奉祭获福之隆。”(清·王鸿绪《诗经传说汇纂》卷二十引) 明·孙鑛:“赋此祭武王、成王、康王之诗。言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岂不显哉?成王、康王之德,亦上帝之所君也。言成康之德明著如此也。言今作乐以祭而受福也。言受福之多而愈益谨重。是以既醉既饱,而福禄之来,及覆而不厌也。造语严净,无竞与执竞相应,意甚巧,然不失古。”(《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卷四) 【总案】 此诗是周人祭祀开国之祖的乐章。武王兴兵克商;成王一统天下;至康王,周王朝的事业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周人不忘他们的功业,在祭祀时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赞颂他们,表达了人们的无限崇敬之情。朱熹说:“此祭武王、成王、康王之诗。……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岂不显哉!成王、康王之德,亦上帝之所君也。”(《诗集传》)诗中语言洗练,简括了武、成、康三王创业的功绩。全诗充满了肃穆悲壮的气氛,烘托了周人先祖的崇高形象。 执竞 执竞[原文] ☚ 时迈 思文 ☛ 执竞 执竞持强不息。《周颂·执竞》一章:“执竞武王,无竞维烈。”毛《传》:“无竞,竞也。烈,业也。”郑《笺》:“竞,强也。能持强道者,维有武王耳。不强乎,其克商之功业,言其强也。”朱熹《集传》:“言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岂不显哉。”《韩诗》说: “执,服也。”马瑞辰《通释》:“《韩诗》训执为服者,盖以执竞为能服强御,犹朱博云‘执服豪强’。” ☚ 执事 执讯获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