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打通西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打通西域

打通西域

汉武帝时发动的对西域的战争。西汉以来,人们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西汉初年,西域共有三十六国,分为南道诸国 (楼兰、且未、于阗、莎车等) 与北道诸国 (尉犁、焉耆、龟兹、姑墨、疏勒等)。这些国家多以城郭为中心,兼营农牧,也有少数国家逐水草而居,粮食依赖邻国供给。他们语言不一,彼此互不统属,每国人口只有数千到两三万人不等。大约在公元前177年,匈奴势力向西发展,先后征服这些国家,置 “僮仆都尉” 于北道的焉耆、危须、尉犁之间,强令他们缴纳赋税租物,野蛮奴役西域人。汉武帝即位后,发动大规模北击匈奴的战争。几经争战,发现西域诸国在匈奴指使下,屡屡攻劫汉使,“又数为匈奴耳目” ( 《汉书·西域传》)。要想彻底打败匈奴,必先除其右臂之援。汉武帝听说西迁到妫水 (今阿姆河) 流域的大月氏原是匈奴死敌,有报复匈奴之意,遂募使使大月氏,以联络他们夹攻匈奴。汉中人张骞以郎应募,前138年,率众百余人向西域进发。途中屡经艰险,被匈奴扣押十余年。张骞保留汉节,率众逃脱后继续西行,经大宛、康居到达正从伊犁河流域迁至中亚的大月氏。由于阿姆河流域水土丰饶,大月氏生活安乐,又远离汉朝,已经没有报胡之心。张骞居岁余而还,归途经过羌中,又被匈奴俘获,扣留了一年多,终于在前126年回到长安。张骞此行虽未能完成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的任务,却了解了西域以至中亚的风土人情,也向西域传播了汉朝情况,张骞东归后,汉武帝开始广求西域道路。前122年,派使者自巴蜀四道并出,指求身毒国 (今印度),企图开辟一条经身毒到大夏的通路,但没有成功。次年,汉军击破匈奴,取得河西地,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前119年,为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汉武帝派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此行率将士300人,每人备马二匹,并带牛羊以万数、金币丝帛巨万。张骞一行到乌孙,未达目的,于前115年偕同乌孙使者数十人返抵长安。随后,被张骞派往各国的副使也同这些国家的使者一起回到长安。从此,西汉同西域的交通贸易频繁起来。那时,西域一些国家仍在匈奴控制下,常常劫掠汉使,遮断道路。为确保西域通道,前108年,汉武帝派大将王恢率轻骑击破楼兰,赵破奴引骑数万击破姑师,使乌孙成为钳制匈奴的重要力量。为消除匈奴对大宛的控制并获得大宛的汗血马,前104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军数万击大宛,历时三年,大宛败降。从此,西域诸国纷纷弃匈奴而附西汉,汉武帝在西域派兵屯驻并设置使者、校尉领护。汉武帝打通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 北击匈奴   讨伐西羌 ☛
000046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23:58